资讯

【财经分析】业内:促进金融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加速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

新华财经 2024-11-07 10:41

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记者张斯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进步,金融业迎来了数智化转型风口。业内认为,近年来,金融行业在数据驱动、人工智能应用和客户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金融机构大力应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赋能行业发展。

促进金融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推动赋能行业发展

为提高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程度,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近年出台了多项政策,从顶层设计、数据治理、技术创新、应用能力、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全面部署。特别是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要求,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字化服务广泛普及,对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数字化监管架构流程基本建成,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全球金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此前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多模态交互、高级别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为金融行业赋能方面的潜力。我们要抓住数字技术革命的机遇,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据和技术的创新应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业务模式重构。金融机构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坚和新技术规模化应用,促进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聚合,开展前瞻性、引领性、高价值性的数字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

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数字金融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科技的投入也逐年上升。依据艾瑞咨询和前瞻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持牌金融机构累计金融科技投入规模达到3727.8亿元,预计这一规模至2027年时将达到5861.2亿元。

积极提升服务质效 激活更大社会经济活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加速迈向数字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行积极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协同服务能力。加快智能技术赋能,完善小邮助手智能问答工具,以“机器人智能回复+专家人工解答”双模式驱动,快速协助网点人员解决柜面业务问题,智能回复问题累计超58万次。

近期,“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名单完成公示。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平安科技,凭借“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且排名第一。理赔是保险用户体验要求最高的服务环节。平安产险联合平安科技,以“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为核心,聚焦理赔效率、体验与成本,通过打造理赔数字员工、理赔卷宗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性科技提效产品,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并通过防灾减损有效提质,同时在知识工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和3D增强现实、智能调度、仿真预演等领域不断沉淀基础技术能力。与此同时,“基于好车主APP的车险客户平台化经营建设项目”“‘科技+农险+服务’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分别荣获二等奖和微创新奖。

马上消费“金融大模型智能服务平台”获得“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是本次唯一获奖的零售金融大模型平台。该项目主要是基于马上消费自主研发的天镜系列大模型和多层防御安全体系,能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营销、风控、客服等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效率和个性化水平。

“该项目的创新点集中表现在三方面。”马上消费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是融合了人脸、指纹、声纹、图片信息等多模态生物特征,构建多层防御增强的金融大模型安全可信核验技术体系;二是研究融合大模型和小模型的组合式AI风险分析、预测与决策技术,针对大模型在问题推理拆解的准确性、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实现可靠和可解释的大模型应用服务;三是构建人机协作复杂智能计算技术体系,并通过全链条数据安全感知的金融大模型构建和基于异构云原生的金融大模型推理加速技术,打造形成面向智能营销、防伪反欺诈等多领域的金融大模型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业需要加快构建新型数字化经营模式,在渠道与营销、产品与服务、管理与经营三大领域全面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在重点领域持续深耕,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筑牢金融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线,激活更大社会、经济活力。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