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努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访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新华社记者高敬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十五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如何贯彻落实相关部署?下一步美丽中国建设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为“十五五”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问:《建议》设专章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战略安排具有什么意义?
答:《建议》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为“十五五”时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底色的必由之路。我国作为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走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美丽中国建设事关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要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底色更亮、更足。
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路径。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这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美丽中国建设既是中国以自身努力推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行动,也是为其他国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的重要借鉴。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美丽中国建设引领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问: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10年前相比,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全国地表优良水体比例从64.1%提高到90.4%,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积极塑造发展新动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居全球首位,绿色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外贸发展新动能。
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筑牢长远发展生态根基。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全民“绿色财富”不断积累。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生态文明载入党章和宪法,推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出台几十项涉及生态文明的改革举措。特别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对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彰显,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对外宣示到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推动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启动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我国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迎来新的重要机遇
问:“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将面临怎样的形势?
答:“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加大。二是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三是生态安全风险依然突出。四是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挑战加剧。
同时要看到,“十五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迎来新的重要机遇。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底盘稳、韧性足,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超大规模市场和创新驱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形成长期稳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我国绿色生产力快速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厚积薄发,绿色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十五五”时期如期实现碳达峰,将扭转化石能源等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刚性增长的趋势,有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方面发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问:“十五五”时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目标,并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一是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统筹推进“美丽系列”建设行动。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着力推动党中央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区域治理协同,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开展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完善生态环境标准、监测、评价和考核制度。
三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对生态和环境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推动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
五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协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能源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科技、环保政策。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