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数据真空加剧政策分歧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面临“共识危机”

新华财经 2025-11-18 09:15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8日电(崔凯)美联储内部在12月是否降息的问题上分歧显著加剧。受联邦政府停摆影响,非农就业、通胀等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缺乏可靠数据支撑的情况下更难弥合立场差异:部分官员认为通胀仍具粘性,不宜进一步宽松;另一些则强调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亟需政策支持。

沃勒力挺12月降息 称数据趋势已足够支撑决策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专业经济学家协会年度晚宴上发表题为《支持继续降息的理据》的演讲,明确表示支持在12月9日至10日的会议上再次下调政策利率25个基点。

沃勒指出,当前核心通胀已接近FOMC设定的2%目标,而劳动力市场持续显现疲软迹象。他强调:“在核心通胀接近FOMC目标且存在劳动力市场疲软证据的情况下,我支持在12月会议上将委员会的政策利率再下调25个基点。”他进一步表示,近期数据趋势已足够支撑其判断,即便即将于本周四公布的9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因联邦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也难以改变其立场。

沃勒特别提到,高利率环境对中低收入家庭造成显著压力,高额抵押贷款与汽车贷款正在抑制消费。此外,尽管人工智能相关乐观情绪推动股价上涨,但尚未转化为实际就业增长。

作为FOMC内长期被视为鸽派的成员,沃勒今年早些时候曾率先呼吁启动降息。

沃勒在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中驳斥了外界对美联储存在“群体思维”的批评,称当前委员会展现出“很长时间以来最不‘群体思维’的一次”。但他亦警示,若政策表决结果接近(如7比5),可能削弱市场对政策路径的稳定预期。

沃勒是白宫考虑接替鲍威尔出任下任美联储主席的五位候选人之一。对于特朗普是否施压美联储降息的问题,沃勒拒绝置评。

杰斐逊持谨慎立场 威廉姆斯聚焦流动性风险

同日,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在堪萨斯城联储活动中发表讲话,虽认同“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及“通胀上行风险近期可能减弱”,但未明确支持12月降息。他强调,随着货币政策接近中性水平,决策者需更加谨慎,并采取“逐会决策”方式。

杰斐逊表示,尚不清楚在下次会议前将有多少政府数据可用,且现有信息显示劳动力市场供需均在逐步降温。

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本周公开表示:“基于近期持续的回购市场压力和储备金从‘充裕’转向‘充足’的其他迹象,我预计距离达到充足储备金水平为时不远。”此番表态被市场视为美联储即将调整资产负债表操作的重要信号。

据披露,纽约联储本周与华尔街主要一级交易商举行了一场非例行会议,核心议题即为评估美联储常备回购机制(SRF)的实际使用情况。此举凸显监管层对短期融资市场紧张局势的高度关注。

市场指标已发出警示。三方回购利率本周再度回升,一度较美联储准备金余额利率(IORB)高出近0.1个百分点。纽约联储市场操作负责人罗伯托·佩尔利(Roberto Perli)承认,部分市场参与者难以以接近IORB的水平获得回购资金,目前以高于IORB进行的回购交易占比已达2018年末至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年末临近,银行出于财务报告目的通常会缩减资产负债表,可能进一步加剧现金紧张。过去三年的量化紧缩已使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大幅减少,系统缓冲能力显著弱化。

量化紧缩或提前结束 花旗预测2026年初重启购债

花旗集团最新研报预测,美联储可能最快于12月宣布结束量化紧缩(QT),并于2026年1月正式启动新一轮美国国债购买计划,以应对货币市场持续显现的流动性压力。

花旗预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于2025年12月1日停止缩减。最可能的情景是:美联储在2026年1月FOMC会议上正式宣布增加国债购买,并自2月1日起实施。但该行同时指出,12月会议直接宣布购债的概率与1月相当,尤其若未来几周回购市场压力再度上升,将提升12月行动的紧迫性。关于购债规模,花旗认为无需大规模重启量化宽松。每月约200亿美元的净国债购买即可维持银行体系储备金处于“充足”水平。

FOMC内部分歧扩大 决策面临数据真空挑战

市场方面,受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鹰派言论影响,联邦基金期货隐含的12月降息概率已从10月会议后的近100%回落至约40%。当前FOMC内部已形成两大对立阵营,分别聚焦通胀风险与就业风险。

聚焦通胀风险的包括四位今年拥有FOMC投票权的地方联储主席。他们认为,美国通胀已连续四年高于2%的目标,且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可能在未来两年持续推高价格压力。并对在高通胀环境下进一步放松金融条件持谨慎甚至反对态度。

三位由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理事则表示出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他们警告,过度关注通胀可能忽视劳动力市场的脆弱性,进而引发本可避免的衰退。

在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的背景下,美联储正面临近年来罕见的决策困境:如何在缺乏新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弥合内部对利率路径日益扩大的分歧。

市场分析认为,鲍威尔正面临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在缺乏数据锚定、委员观点严重分化的背景下,重建往常那种广泛的政策共识。无论最终决定如何,12月FOMC会议或将出现多年未见的高票数反对局面——若维持利率不变,三位特朗普任命的理事可能集体投下反对票;若选择降息25个基点,则可能遭遇另一组至少三位官员的抵制。

这一局面不仅考验美联储的决策机制,也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构成挑战。道明证券在17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美联储的政策正常化进程料将成为2026年全球利率走势的关键驱动因素。鉴于全球利率与美国利率之间仍具高度联动性,美国收益率的下行有望抑制其他地区长期借贷成本的上升。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