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月5日

新华财经 2025-11-05 07:54

新华财经北京11月5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将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开放举措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11月4日在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我们将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常态化沟通,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李明说。

•‍机构研判港股2026年前景: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港股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期风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丰富要素 精细操作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升级进行时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也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公募基金行业会迎来广泛而深远的基准变更潮。实际上,今年以来大量公募基金已聚焦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升级,新发基金以及调整后的存量产品基准要素更加精细也更丰富,更能表征基金实际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

上海证券报

•‍“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迎新政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八大“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的重点应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基层应用、人工智能+临床诊疗、人工智能+患者服务、人工智能+中医药等,并提出到2027年和2030年两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划定发展路径。记者注意到,山外山、云南白药奥佳华等一批A股公司已较早布局“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的不同产业赛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产业支持方向和重点应用领域,将为相关上市公司业务拓展带来新机遇,有助于上市公司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作为中央银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香港在国家总体金融改革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是我们的重要任务。”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同有关方面在深化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深市公司三季报稳中向好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表现亮眼

截至2025年10月末,共有2879家深市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深交所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总体来看,深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业绩整体稳中向好,科技创新驱动特征明显。从行业看,今年前三季度,电子、电力设备、通信、非银金融等行业的深市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突出。其中,受益于AI算力、半导体封测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叠加库存出清与国产替代加速,电子行业整体步入上行通道。

证券时报

•‍9月以来24家公司公布增持计划 8家获险资重仓

9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向上,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这一举动以“真金白银”彰显股东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不仅有助于稳定二级市场股价,更能增强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起到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据统计,9月以来共有24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增持计划(剔除一致行动人内部转让),发布股东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中,19家披露了拟增持金额下限或已增持完毕,合计达到5.99亿元,10家拟增持金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海南华铁、五洲交通华贸物流拟增持金额下限居前,分别为2.05亿元、8500万元、6450万元。

•‍外资10月以来密集调研A股 覆盖309家公司 重视“含科”量

10月以来,高盛、瑞银等知名外资机构共计调研了309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等高景气度产业链。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外资机构近期积极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高盛本周一还上调了对中国出口增速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预测。另外,今年以来外资对A股的配置在增加。截至三季度末,QFII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856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较去年底明显增加。

•‍AI手机发展重心转向端侧 移动终端生态迎变革

AI手机落地两年后,手机企业AI发展重心开始由此前的端云协同向端侧转移,端侧模型AI功能也日益丰富,而随着AI手机发展的逐渐深入,未来AI助手或AI智能体或成主流人机交互入口,手机企业将掌握用户流量分发入口,移动终端生态面临深刻变革。“未来AI手机能去掉APP,AI是一个入口,对消费者来讲,我输出我的需求,手机弹出我要的结果,至于背后你(手机)是调用的携程还是美团,跟我(消费者)没关系。”影目科技运营副总裁印传学表示。目前,手机企业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之间围绕AI手机下的双方合作边界等仍在探索中,各方参与者摩拳擦掌。

证券日报

•‍86家财险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超778亿元

近日,保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财险公司经营业绩也随之出炉。据记者梳理,截至11月4日,已有86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86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7万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778.27亿元,且前述两项核心经营指标可比口径下均同比上涨,其中净利润大幅增长。受访专家表示,财险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业务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改善和投资收益回暖等因素影响。

•‍​10月份公募机构调研聚焦医药生物等赛道

10月份,公募机构调研热情显著升温。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10月份共有159家公募机构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共覆盖30个行业的632只个股,合计调研次数达7452次,较9月份的4641次环比大幅增长60.57%,调研的广度与深度同步提升,为第四季度资产配置谋篇布局,医药生物等赛道成为机构扎堆关注的核心方向。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看来,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完毕,为公募机构深入分析企业运营情况提供了参考。公募机构将积极调研,寻找潜力股,抢占投资先机。

•‍高德回应入局Robotaxi传闻:本周将有相关业务进展公布

11月4日,有市场消息称,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将正式进入Robotaxi领域,并将拓展全球市场作为核心目标。对此,高德方面回复称,“本周将有相关业务进展公布,敬请期待”。此前,高德已与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开展合作,在部分城市试点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一位接近高德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高德已将Robotaxi业务定位为“战略级项目”,意味着该业务将获得公司顶层的资源支持与战略倾斜。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