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翟卓)中国人民银行4日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于11月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鉴于本月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意味着,截至5日,当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等量续作。
另外本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月内中国人民银行或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且大概率为加量续作,从而连续第6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王青表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后,会带动配套贷款较快增长,加之11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明显增加,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或也处于较高水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资金面带来收紧效应。
“由此,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王青说。
此外11月25日还将有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受访人士预计,届时中国人民银行或将进行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及MLF等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4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公布了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量为200亿元,市场对此也并不感到意外。
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因为在10月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已经透露,“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我们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我们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前述受访人士也表示,与年初暂停国债买卖时相比,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已经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而且恢复国债买卖还能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从而助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再从操作模式及规模看,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净买入是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呵护流动性和稳定债券市场预期的目标,200亿元的较低规模,则表明其无意引起利率过快下行,因此选择稳健的操作以避免对债市预期产生过度影响。
“往后看,本月还合计有12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及MLF到期,不排除中国人民银行或加大国债净买入规模以对冲其他货币工具的到期压力。”明明预计。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