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 10月恢复国债买卖或不影响四季度降准预期

新华财经 2025-11-04 19:42

新华财经北京11月4日电(刘润榕)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数据显示,11月将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当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实现等量续做。另外,11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业内预计央行11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加量续做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将合计延续加量续做,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10月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5000亿元地方债,11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有可能处于较高水平。二是,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后,会带动配套贷款较快增长。三是,11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由此,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考虑到11月还有9000亿MLF到期,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做。王青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不过,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元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央行公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10月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10月央行已恢复2025年1月以来暂停的国债买卖。

王青分析称,与年初暂停国债买卖时相比,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体运行良好,目前已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另外,当前恢复国债买卖,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也在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10月恢复国债买卖不影响四季度降准预期。接下来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价格型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加大稳增长力度,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