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力奋斗——全国政协常委聚焦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

新华社 2025-11-01 17:25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魏弘毅、魏玉坤)“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人民幸福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上,14位全国政协常委作大会发言。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分组讨论。全国政协常委积极协商建言,为贯彻落实好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献策。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车俊常委建议,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从源头上提振有效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定不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战略任务牵引,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中力量攻关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王世杰常委代表民革中央发言时建议,要强化服务消费法治保障,完善服务消费配套政策和标准体系,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和平台载体,丰富优质多元服务消费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活力,打造“十五五”发展新动能。

吴为山常委代表民盟中央的发言主题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认为,基础教育是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战略基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构建“普职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针对文化基础扎实、有学术深造意向的学生提供普通高中教育;还要依据区域产业特色、学生兴趣等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出了明确部署。“‘十五五’期间,要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文化支柱产业建设作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依托数智赋能转型和产业发展格局重塑,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陶凯元常委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时建议,要打破制约创新的制度性壁垒,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聚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焦红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时建议,加快健全健康优先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形成“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工作机制。健全目标统一、政策衔接、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等机制,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十四五”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侯茂丰常委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时表示,“十五五”时期,要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切实守护美丽中国自然生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张桃林常委在分组讨论时说,面对粮食需求增长与资源约束趋紧等矛盾挑战,要坚持不懈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强化农业生产与资源格局适配,组织开展新一轮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工作。更加注重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持续推进土壤治理修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和气候韧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开展高油大豆等优质农产品分级定价收储,更好调动农民与主产区积极性。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