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解读】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回落怎么看?

新华财经 2025-10-31 15:19

暂无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安娜)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10月份有所回落。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并未改变,中国制造业PMI的波动是短期阶段性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这也是近3个月来,这一指标首次回落。

“10月份,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上月放缓,PMI降至49.0%。”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分析说。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下行,符合季节性规律。记者查阅近十年的数据发现,绝大多数年份,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都呈下行走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往年同期这一指标也多有下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说,今年10月份受“十一”中秋双节长假扰动及外部因素影响,制造业短期波动相对明显。

从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来看,10月份,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较上月有所下降,降幅在0.1至2.6个百分点之间。

其中,在需求端,10月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小于前者。这进一步印证了外部环境变化对制造业的影响。

“10月份制造业出口明显收紧带动需求整体偏弱运行,企业生产活动小幅放缓,大中小企业运行均有所承压。”文韬说,同期,新订单指数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新出口订单指数,意味着国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从生产供应情况看,10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走势除了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之外,也同样符合季节性规律。

“从历史数据来看,多数年份,由于长假等季节性因素以及部分细分行业由旺季向淡季转换等原因,10月份生产指数较9月份有所下降,今年这一趋势有所延续。”文韬进一步解释说。

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及宏观经济运行中“稳”的力量依然强大。

一是新动能稳中有增。据霍丽慧介绍,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行业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二是大型企业仍在发挥压舱石作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50.1%,均连续6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

三是市场预期总体乐观。“10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霍丽慧说。

此外,当日与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一同发布的同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仍处扩张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

整体来看,文韬认为,10月份,尽管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制造业市场供需两端有所偏弱,企业活力也有所承压,但是制造业仍有亮点,加上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继续落地显效,宏观经济仍具备稳定运行基础。

特别是后期外部环境扰动有望逐步缓和,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和宏观经济修复。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近日中美釜山会晤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为双方设定了经贸缓冲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但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提示,从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走势来看,仍要高度重视有效需求不足对企业生产投资的制约,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说。

记者注意到,最近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纷纷调高对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0月最新预测都将我国2025年经济增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落地见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李超表示。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