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翟卓)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11月以来金融工作情况。
据潘功胜介绍,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助力统筹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如在货币政策执行方面,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进一步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力度,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在金融业运行和监管方面,金融市场顶住高强度外部冲击考验,预期明显改善、信心大幅提升。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高强度冲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国际金融合作持续深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能力不断增强。例如,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方面,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成效。经过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努力,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风险明显缓释。
针对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明确,一是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加强国务院各部门间和央地间金融监管协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构建全方位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防护网。继续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统筹推动金融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金融重点领域立法修法。
三是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四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
五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跟踪研判海外经济形势及政策对我影响,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六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继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