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记者吴雨、吉宁)当前形势下,如何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推进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在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潘功胜介绍的一组金融数据,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
潘功胜表示,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箱。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潘功胜说。
谈及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征信系统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助力企业和个人融资。
“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潘功胜介绍,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据介绍,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
市场普遍关注金融管理部门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潘功胜介绍,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
他强调,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与此同时,潘功胜透露了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最新进展:已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和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历经近年来的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初步建立。”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设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搭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探索,不断推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建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路径。”潘功胜介绍,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阻断或弱化金融体系的顺周期自我强化和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
谈及如何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潘功胜从四方面介绍了工作重点:一是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二是完善并强化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三是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四是不断健全协同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
潘功胜表示,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需要各方推动、高效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推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