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千方百计打好秋收秋种这场硬仗

新华社 2025-10-27 21:34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韩佳诺、刘金辉)9月份以来,我国黄淮海地区遭遇多年少见的持续连阴雨,导致部分农田积水、土壤偏湿,机械下地困难。在“三秋”农业生产这一关键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秋粮收储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全力抓好秋种,为明年夏粮生产打牢基础。

面对一些地方农田渍涝、农机难下的不利局面,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有效应对措施。科学调配履带式收割机,改装换装收获机械,积极组织人工抢收,雨中夺粮;对收获的秋粮抢时烘干晾晒,千方百计减少粮食霉变发芽,尽最大可能减轻田间损失。

做好秋粮收储工作,要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在加大市场化收购力度的同时,有序开展政府储备轮入,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稻谷托市收购。与此同时,要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组织做好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是抓好冬小麦播种工作。秋冬种事关明年粮食生产开局,需加强农业农村、气象、财政等多部门协作,全链条发力。农业、气象等部门要密切监测土壤墒情,指导农民在墒情适宜时积极腾茬散墒、翻耕整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包联指导,帮助农民选好晚播品种、施足底肥、提高播种质量,打好小麦晚播这场“攻坚战”。要用好中央财政相关政策资金,千方百计保障秋冬种农资供应。

既要抓当前,也要抓长远。各地要加强秋冬农田水利建设和平原涝区沟渠疏浚治理,抓紧修复水毁灾损水利工程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