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债市日报:10月27日

新华财经 2025-10-27 15:45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王菁)债市周一(10月27日)偏强整理,超长端表现更优,国债期货主力全线收涨,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午后多数下行1BP左右;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1483亿元,税期影响之下,资金利率延续上行。

机构认为,在MLF、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入债券到期压力加大,以及支持明年初政府债集中发行等背景下,不排除央行在四季度采取降准或买入债券的手段来深度释放流动性。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债市整体压力尚可。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2%报115.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5%报108.175,5年期主力合约涨0.12%报105.745,2年期主力合约涨0.05%报102.388。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表现同步偏强,午后收益率稍扩大下行幅度,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15”收益率下行1BP报1.9075%,10年期国债“25附息国债16”收益率下行1.25BP报1.833%,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下行1.15BP报2.201%。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上涨0.83%,报485.18点,成交金额665.97亿元。“N金25转”、中环转2、富春转债、伟测转债、振华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54.19%、7.83%、6.91%、5.91%、5.86%。通光转债、博23转债、精达转债、豫光转债、华医转债跌幅居前,分别跌7.95%、5.74%、5.66%、5.02%、3.72%。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4日,美债收益率涨跌不一,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01BP报3.488%,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29BP报3.494%,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87BP报3.614%,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94BP报4.010%,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18BPs报4.599%。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日债收益率走高1.9BP至1.674%。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4日,10年期法债收益率涨5.1BPs报3.431%,10年期德债收益率涨4.3BPs报2.625%,10年期意债收益率涨4.2BPs报3.414%,10年期西债收益率涨4.2BPs报3.157%。

【一级市场】

农发行182天、3年、5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5580%、1.7005%、1.7841%,全场倍数分别为3.48、3.45、2.79,边际倍数分别为2.5、1.3、2.02。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0月27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3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3373亿元,中标量3373亿元。数据显示,当日189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1483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12.2BPs报1.442%;7天期上行12.8BPs报1.542%;14天期上行3.5BPs报1.598%;1个月期持平报1.557%。

受国庆假期影响,10月税期相应延后,27日为纳税申报截止日,28-29日税期走款,在缴税大月和跨月的叠加影响下,资金面或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央行维持呵护投放,有望一定程度上缓释资金压力,降低资金波动。

【基本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国家统计局称,1-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升。下阶段,要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机构观点】

华泰固收:股市长期稳步上行预期不改+指数趋势不破+正股结构性行情不少,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并保持β暴露,但可能呈现“痛苦交易”特征。后续提防年末机构行为扰动,如债基赎回、“固收+”调仓及新产品挤压等。操作上,仍建议继续以平衡型转债为底仓,交易偏股型品种和优质新券。

国盛固收:债市将继续震荡修复,四季度中后段利率下行或更为顺畅。3季度利率同时与基本面和资金面背离的情况有待修复,但银行可能的抛券压力和公募费率改革冲击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修复趋势不变,但可能存在波折。相对来说,4季度中后段随着银行抛券压力渐退以及公募费率改革风险落定,利率的下行或更为顺畅。结合当前的利差水平,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

民生银行: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股市走强以及公募基金赎回新规等因素影响,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有所上行,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央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债市情绪,保持中长端市场利率维持相对稳定。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