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A股三季报扎堆披露。截至10月26日18时,A股共有1311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三季报,773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约为58.96%。从行业角度看,建筑材料、钢铁、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商贸零售等板块业绩增长明显。从分红角度看,截至目前,A股共有60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2025年三季度分红方案,42家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超过1元(含税)。
近期A股市场在复杂环境中走出分化态势,市场在调整与重构中凸显出内在韧性。近日,公募机构密集发布了最新策略展望,AI科技、顺周期、大盘蓝筹等配置方向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从资金供需两端看,有机构表示,展望后市,股市的配置吸引力将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保险等长期资金将长期向股市迁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两类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一是高股息蓝筹品种,二是高景气成长股。
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密集披露,市场高度关注的外资机构调仓路线图浮出水面。记者梳理发现,外资在今年第三季度展现出积极进取的姿态,其选股沿着业绩高增长、科技及高端制造、基本面反转三大主线进行布局,在行业板块上集中于半导体、通信、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涉及脑机接口、无人驾驶、机器人等热门概念。中材科技、铂科新材、实益达、星网宇达、联芸科技、中策橡胶、新瀚新材、创新医疗、成飞集成、汇金股份、力星股份等在今年第三季度获外资机构大笔买入,部分公司股价已有显著上涨。
上海证券报
10月27日至10月31日,京沪高铁、国泰海通、国电电力等20家公司的半年报分红将到账,对应金额超过90亿元。随着半年报分红陆续进入密集实施期,截至10月24日,已有320家沪市公司合计超过2780亿元分红实施;还有90余家公司将给投资者带来超过2800亿元的“真金白银”。据统计,截至目前,沪市已有414家公司发布半年报利润分配方案,合计金额超过5600亿元,半年报分红家数、总额创下历史新高。工业富联、赛力斯等7家公司是在半年报披露截止日之后发布利润分配方案。
上周,A股市场震荡上行,尤其是10月24日市场放量大涨,沪指突破前期高点,再创十年新高,显著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其中,科技成长风格逆转此前回调态势,涨幅居前。对于后续行情的演绎主线,券商观点延续了此前的共识,即科技成长风格将“强者恒强”。申万宏源证券称,短期来看,本轮科技成长的调整已趋于充分,成长风格的赚钱效应收缩至9月初水平,目前成长风格相对价值风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中期来看,科技成长板块仍有望迎来积极催化:海外AI资本开支仍处于向上趋势中,国内AI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新兴产业亮点不断增加。
尽管近期A股市场出现震荡,但公募基金的调研热情丝毫未减。截至10月23日,近一个月来逾160家公募机构合计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综合来看,医药、电子领域最受公募基金青睐。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宏观政策稳步发力、市场流动性保持宽裕,结构性机会仍将贯穿四季度,科技与医药有望成为资金“长短结合”的配置重点。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陆续披露。从已披露三季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部分绩优基金三季度规模出现显著增长。近一年股票市场稳步上行,结构性特征明显,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也显著分化,一些把握住科技等新兴产业机会的基金表现突出,而聚焦消费、红利等偏价值风格的基金则暂时遭遇“逆风”。
证券时报
•从梯度转移到生态共建 全国统一大市场撬动产业“双向价值跃迁”
当上海远景能源、四川东方电气等在海南儋州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集群,当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在内蒙古投建永磁电机产业基地,助力当地成为全球永磁技术创新策源地……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背景下,这样的产业转移逐渐突破了“东部输出研发、西部承接制造”的单一模式,形成特色产业与区域禀赋深度融合的双向奔赴趋势。近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在海口举行,这是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的第六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在此之前,工信部已联合湖南、四川、内蒙古、江西、广西五省区,相继在长沙、成都、呼和浩特、南昌、南宁举办了相关活动。这场贯穿全年、覆盖多区域、多领域的产业协作活动,既是对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指导意见的重要实践,也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近期,在涨势如虹的创新药行情开始回调之际,港股“B字号”品种(指港股简称中带有B字符号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成为医药基金经理的主要减持对象。在创新药赛道的行业贝塔行情告一段落后,多位公募人士分析,后续创新药内部将加速分化,前期买赛道的策略逐步失效,创新药基金开始进入选股阶段,商业化能力是创新药基金抓机会避风险的关键。
截至目前,年内多只“翻倍基”的最新持仓陆续浮出了水面。今年以来,结构性行情此起彼伏,但科技主线无疑是贯穿其中的最强音。随着人工智能(AI)相关产业链全面爆发,一批提前布局于此的主动权益基金率先突围,成功实现净值翻倍。伴随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这些高收益基金的持仓结构也逐渐真相大白——从已披露的情况来看,头部“翻倍基”普遍重仓光通信、PCB、半导体等AI产业链核心环节。
随着结构性行情轮番演绎,近期A股市场风格出现了一定的切换迹象,大小盘“跷跷板”效应愈发显著。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代表大盘风格的上证50指数近一个月劲升4.33%,并创下年内新高,而代表小微盘风格的北证50指数、中证2000指数同期则表现逊色,分别下跌6.77%、0.25%,市值风格切换有所验证。受访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在宏观经济企稳、三季报窗口犹在的背景下,资金对业绩确定性的追逐和避险情绪的升温,正共同推动市场风格由小微盘向中大市值进行均值回归,同时公募基金的“基准交易”或强化市场的大盘逻辑。
证券日报
随着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社保基金的三季度持仓动向逐步清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有135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了社保基金,合计持股量达23.77亿股,持股市值达513.30亿元。从操作轨迹看,第三季度社保基金新进63只个股、增持28只个股、减持32只个股。在延续对龙头标的长期坚守的同时,社保基金还在通信、电子等科技赛道加大布局力度。业绩导向贯穿社保基金调仓过程。截至发稿,社保基金新进的63只个股中,有48只个股的第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北方长龙、华正新材、蓝科高新等5只个股第三季度同比扭亏为盈,科沃斯、卓易信息、拓维信息等16只个股第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均超100%。
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上交所、深交所于近日向机构下发了9月份券商经纪业务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交额等关键运营数据。这一数据不仅是衡量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洞察券商ETF业务竞争格局的关键指标。整体来看,9月份,ETF市场延续高景气度,规模扩张与交易活跃形成双轮驱动态势。从沪深两市数据来看,沪市ETF总市值突破4万亿元、深市ETF总市值突破1.6万亿元,同时市场体量与流动性均实现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券商业务布局的竞争愈发激烈,纷纷加大在ETF领域的投入,头部券商之间的角逐尤为引人注目。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的陆续披露,部分产品投资情况逐步揭晓。截至10月26日,已有近2000只公募基金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合计实现利润达1013亿元。从利润靠前产品的重仓情况来看,科技创新资产仍是配置主力。多只公募基金在三季报中表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且政策持续加码科技创新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数字经济等产业政策陆续落地,直接推升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后续仍会延续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注重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研究。市场人士认为,三季度市场风格轮动明显偏向成长板块,资金集中流入硬科技领域,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基金经理通过精准布局高景气子行业(如算力、半导体),叠加主动调仓策略,有效捕捉科技创新资产的投资收益。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