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投宏观:马来西亚经济增速将放缓,预计央行仍有降息空间
•星展集团:新加坡出口显韧性但前景谨慎,美国关税构成下行风险
•惠誉:发达市场债务破71万亿美元,高利率加剧可持续性挑战
•摩根大通:预计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但就业动能仍弱
【机构分析】
•凯投宏观指出,尽管马来西亚经济在第三季度录得超预期的5.2%增长,但未来数个季度增长势头预计将减弱。当前强劲的建筑活动虽由持续的住宅和商业项目支撑,但增长面临多重压力: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将削弱矿业收益,而全球需求疲软则可能对制造业、就业及薪资增长构成压力。此外,2026年预算案中潜在的财政紧缩措施也可能抑制国内需求。鉴于经济增长前景趋缓且通胀预计将保持温和,凯投宏观预计,马来西亚央行在本轮周期中至少还有一次降息空间,以支持经济。
•Challenger经济学家指出,澳大利亚失业率意外上升后,金融市场对澳洲联储11月降息的押注迅速升温,降息概率已飙升至约70%。
•星展集团经济学家指出,尽管新加坡非石油国内出口(NODX)在第三季度同比出现萎缩,较第二季度的扩张势头放缓,但整体出口状况“并未陷入严重低迷”。9月份NODX已显现反弹迹象,显示一定韧性。然而,新加坡对美国的出口持续受到美方对等关税的负面影响。尽管目前该影响“已得到控制”,但未来前景仍存不确定性。由于贸易关系紧张等下行风险持续存在,尤其是10月份局势可能再度升级,星展集团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前景保持谨慎态度。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指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叠加再融资成本上升,正加剧其债务可持续性挑战。即使没有出现典型的金融泡沫,长期收益率的上升也可能推高预算赤字和债务占GDP比率,因为到期债务将以更高利率进行滚动。2024年,发达市场政府预计将发行约6万亿美元债券,使债务总额突破7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一国就占发达市场债务总量的一半,并贡献了自2007年以来总增幅的60%以上。
•Investinglive分析师表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正试图强势跌破4%关口。他此前已警示市场处于关键转折点,如今这一债券市场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整体市场情绪将发生重大转变。因此,随着十月中下旬交易时段的到来,投资者需高度警惕黄金及其他关联资产可能出现的波动。
•MarketWatch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将结束量化紧缩(QT,即“缩表”)的政策转变,可能并非如多数投资者预期的那样是股市的利好信号,反而可能预示着经济前景转弱。尽管美联储自2022年6月以来缩减了2.2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抽走市场流动性,看似对股市构成阻力,但历史数据显示,股市在“缩表”期间表现反而优于“量化宽松”(QE)时期。2022年6月以来,标普500指数年化总回报率达20.9%;自2003年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的12个月里,标普500平均上涨16.9%,而扩张期间平均涨幅仅为10.3%。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美国上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可能录得下降。在截至10月11日的一周内,各州经季节性调整的初请失业金人数预计从此前一周的23.5万人降至21.7万人。尽管数据预示短期申请人数有所回落,但分析师同时指出,当前美国招聘活动持续乏力,导致大量求职者仍处于失业状态,反映出就业市场动能正在减弱。
•中金公司表示,维持对欧元区经济内需将缓慢复苏的判断,主要支撑因素为货币政策宽松的滞后效应以及财政政策(包括国防支出)的逐步落地。有两个关键方面值得密切关注:一是欧盟能否采取更有力度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中金强调,财政政策是打破当前经济困境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其可持续空间受制于人口结构与长期增长前景。唯有通过深化一体化、完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结构性改革,才能最大化财政支出的效益。尽管相关讨论日益增多,但目前实际落地的改革举措仍然有限。二是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与强度。尽管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但欧元区居民储蓄率与储蓄意愿仍处高位。在新的宏观环境下,高储蓄率究竟是暂时现象还是结构性转变,仍有待观察,这将直接影响内需复苏的力度。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