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4日电(吴郑思、张瑶) 尽管贵金属延续强势,但主要工业品大面积下挫,仍拖累国内商品期货周二(10月14日)整体弱势下挫。截至收盘时,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67.38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0点,涨幅0.01%;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2025.35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3点,跌幅0.01%。
分品种来看,贵金属仍是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板块,但与前一交易日单边上涨有所区别的是,14日贵金属高位波动加剧,金银午盘均高位减仓回落,但终盘仍双双涨超2%。集运欧线在市场情绪回暖的推动下,大幅走高,终盘录得超过7%的涨幅。相比之下,玻璃、能化、基本金属等主要工业品和蛋白粕、白糖等主要农产品延续弱势。
图为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贵金属冲高回落 集运欧线强势涨超7%
近几个交易日几乎单边上涨的贵金属14日盘中大幅波动。在现货金价刷新历史新高至逼近4180美元/盎司一线、现货银价突破53美元关口之后,海外贵金属盘中大幅回撤,受此影响,国内金银在14日盘中分别涨超4.7%和7.6%之后,大幅减仓回落。但贵金属整体强势格局并未改变,截至收盘,金银主力合约分别收涨2.70%和2.64%。在分析机构看来,在避险需求、贸易局势不确定性,以及央行购金等主要逻辑支持下,贵金属仍获稳定支撑,但随着金银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上方的风险也在持续累积。14日盘中的波动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潜在风险。
相比之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14日的大幅飙升更受到情绪面回暖的提振。受现货航司提价与中方反制消息共振驱动,航运市场情绪大幅回暖,推动集运欧线主力合约终盘录得7.36%的涨幅,强势领涨商品市场。消息面上看,14日交通运输部发文启动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调查。几乎同时商务部做出决定,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施行。进一步从现货市场看,主流航司10月下旬欧线运价均值反应出航司挺价意愿较强,尤其是航司陆续宣涨11月报价,也对集运欧线近月主力合约带来支撑。华泰证券观点认为,短期看,船公司或重新调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挂靠,以减少相关成本,将造成供应链扰动,推升运价。集运方面,短期有望涨价缓解成本压力,中长期供给过剩,盈利承压。
供应炒作降温甲醇回落超2% 原木连续三日累跌超5%
与贵金属强势难撼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化、工业金属等主要工业品,以及菜粕、白糖等主要农产品延续弱势。14日截至收盘,除玻璃继续重挫超3%以外,甲醇、苯乙烯、工业硅、铁矿石等超20个品种收跌超1%。其中甲醇高开低走,完全回吐前两日涨幅。
前一交易日,受到伊朗甲醇供应可能受限的担忧驱动,甲醇盘面逆势上涨,一举扭转颓势。但仅过了一日,题材炒作降温,在经历了13日夜盘时段的窄幅震荡后,14日早盘,甲醇主力合约大幅增仓下挫,不仅快速回吐了前一日的涨幅,更在盘中刷新了逾四个月新低至2255元/吨。分析来看,机构普遍将前一日甲醇价格大涨归因于短期供应扰动与中长期供需趋紧预期共振的反应。但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机构预警全球油市供应过剩加剧的背景下,化工板块空头氛围浓厚,这对甲醇下游烯烃产品的需求带来直接压力。因此,在聚烯烃短期下探风险不减的背景下,甲醇市场供应端炒作情绪降温,期价应声回落。不过,机构也提示,后期围绕甲醇供应的短中期题材依然存在,或仍将相对下游产品保持偏强态势。
原木期价近三个交易日连续大幅下挫,14日截至收盘时,原木主力合约再跌2.54%,使得近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到了5.65%,盘中刷新近三个月新低。分析认为,随着原木当前主力合约交割临近,市场多头接货意愿不足,是促使价格快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当前原木期货主力合约仍为2511合约,两周后将进入交割月。但当前主力合约持仓仍高达6600手,在国内价格弱势难改、贸易商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原木期货多头接货意愿受限。盘面上看,随着期价走低,原木主力合约持仓继续快速下降,14日净减仓980手,本周迄今已累计减仓近2700手。
其他品种方面,受现货需求表现疲软的现实拖累,玻璃主力合约再度重挫超3%,领跌14日市场。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