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8日电(吴郑思)美国大豆产量可能创纪录、天气扰动预期仍存、最大买家仍未回归、南美播种开启......多空交织下,美豆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刚刚出炉的9月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也未能给美豆带来上涨动力。盘整一年有余的美豆,何时能迎来突破?
“天气市”波澜不惊 美豆短期方向不明
7、8月通常是美盘农产品天气题材的集中炒作期。但今年北美主要农作物产区风调雨顺,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波澜不惊。
一个月前,美国农业部在月度报告中意外下调美豆产量和库存预估,成为美豆收复1000美分/蒲氏耳关口的关键助力。不过,在9月报告中,美国农业部将美豆2025/26年度种植面积、产量、压榨量和期末库存不同程度上调,但将单产和出口预估做了下调,从而使得整份报告中性偏空。
但报告并没有给美豆盘面带来太大压力,美豆盘中短暂下跌后便震荡回升。除了利空符合预期和对中国买家回归的期望仍存之外,9月份以来美国中西部多地干旱面积扩大、大豆优良率回落,也再次给美豆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每周作物报告,在8月末优良率已经较前一周下滑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截至9月7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进一步降至64%。在市场看来,这一优良率的下滑对单产的影响并未在9月供需报告中得到反映。进入9月后,中西部多地依然偏干的气候条件虽然有利于成熟地块收割,但对尚处灌浆期的地块不利。市场普遍担忧,若9月中下旬仍缺少有效降雨,最终单产存在进一步下修的可能。
不过,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最新一周(9月15日当周),降雨将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西部地区,有利于大豆和玉米作物的灌浆和鼓粒。
综合来看,当下美豆天气市已经进入尾声,虽然在过去的两个月天气因素并未掀起波澜,但9月的变数依然存在,美豆短期走势依然存在变数。
需求端消息面扰动频繁 最大买家动向仍是焦点
同样,美豆需求端也充满不确定性。美国生物柴油政策的变动和最大买家的动向,是影响美豆需求的两大焦点。
从9月供需报告看,压榨量预估的上调和出口预估的下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对压榨的提振以及中国采购缺位对出口的压制。
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9月4日当周,美国2025/2026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为54.1万吨,但该年度对中国的大豆销售和装船仍为0。中国作为过去5年占据全球大豆进口份额61%的买家,近年来转向从巴西采购大豆。这在支撑巴西大豆升水和增加种植的同时,也减少了美豆的需求预期。在分析机构看来,虽然在2024/25年度非中国市场的替代性需求依然令美豆出口同比增长了11.5%,但仍无法从根本上弥补中国市场缺失给美豆带来的需求缺口。
当地时间9月14日,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就有关经贸问题举行会谈。围绕中美经贸谈判进展和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后期美豆走势形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外,美国生物柴油政策支撑了美豆压榨量的扩张。得益于美国环保署2026年生柴掺混量大幅提高带来的豆油增量需求预期,美豆压榨产能扩张明显,美豆压榨利润升至年内高位,这支持了美豆的压榨消费。根据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的数据,2025年7月,该协会会员的大豆压榨量达到1.95699亿蒲氏耳,创下历史同期纪录。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欧佩克+增产压力下,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生柴需求能否保持高增长、能否持续带来美豆油的需求增量,也存在不确定性。
除此以外,南美大豆的播种已经零星展开,未来南美天气对播种进度、单产和产量的影响,又将给当下的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或加剧市场的“乱局”。面对多空扰动并存的基本面,大豆市场暂时或依然缺少明确的上下驱动,震荡格局或仍将延续。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