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解读】辅助驾驶安全强标将至 市场面临合规性洗牌

新华财经 2025-09-17 20:13

新华财经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李唐宁 刘旭阳)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以下简称《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安全要求》建立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基线,对数据记录、测试场景、驾驶员培训、功能安全等提出了更严要求。

过去一段时间,车企的“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宣传表述逐渐被停用、未经审批进行OTA升级和测试均被收紧。对部分车企而言,随着未来强标的实施,依赖“功能炫技”和营销话术的时代将正式结束,“智驾”迎来合规性洗牌。

划定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基线 加强驾驶员状态监控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已普遍成为新车型的营销亮点,也是消费者选购时的重要考量。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为62.58%,较上一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规模化应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受感知方案、控制策略及交互逻辑差异影响,不同车企产品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在混合交通、占道施工等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稳定性差距显著,产品性能缺乏统一的基线。更让用户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在宣传中滥用“高阶智驾”“零接管”等概念,刻意模糊“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界限,淡化系统局限,甚至酿成伤亡事故。

针对这类问题,本次《安全要求》填补安全基线空白,为市场上曾被广泛宣传的“L2级”“L2+级”乃至NOA(领航辅助)功能划清了“红线”,并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安全要求》首先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定义和范围作了明确,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划分为基础单车道、基础多车道、领航以及泊车四类(此次强标的标准化对象不包含泊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从“提升产品能力表现”“强化安全保障要求”“规范系统使用方式”维度,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比如,对领航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提出了明确的安全“边界”,要求系统具备限速控制辅助能力,并提出系统不应在实线处执行换道等具体要求。为确保系统能够识别并响应符合我国道路交通特征的事件及场景,构建了包括道路交叉口、施工区、环岛、隧道等交通环境的试验场景。同时,为确保系统声明的各项能力均经过充分验证,要求至少通过场地试验、道路试验和文件检验验证系统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文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强化了对驾驶员状态监控与人机交互的要求。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不是“自动驾驶”,为保证驾驶员持续参与驾驶,《安全要求》明确提出,系统每次上电/点火后需确认驾驶员是否完成了使用培训。此外,还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检测以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系统激活期间驾驶员出现手部脱离、视线脱离,系统应发出提示以及报警;发生了一定次数的手部脱离或视线脱离后,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再次使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苍学俊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安全要求》划定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基线和中国本土化场景适应性考核场景,明确了功能边界并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精准验证了不同能力层级的系统性能,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监管支撑。

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提出车端数据记录要求

在明确产品功能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安全要求》面向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研发、制造以及使用过程提出安全保障要求。

具体来看,在研发阶段,强化安全风险设计,“提前防风险”;在生产制造阶段,保障生产稳健性和可追溯性,“造得稳、能追溯”;在使用运行阶段,动态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实现“能监测、会上报”,全方位提升与综合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的仿真测试与数据记录也有了“硬指标”。若涉及仿真试验,车辆制造商需进行仿真试验可信度评估。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数据是优化系统能力、追溯事故原因的核心资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进峰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通过完善的车端数据记录,不仅为行业优化系统表现、提升产品性能提供了真实的场景数据支撑,还能在事故发生后,通过数据回溯精准还原事故发生前的车辆状态、驾驶员操作与系统响应过程,为事故责任认定、原因分析提供客观依据,解决当前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事故调查中“证据不足”的难题。

同时,强标还对ODD(设计运行范围)、风险减缓功能(RMF)等作出具体要求。

工信部装备一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要推动建立并持续运行一套科学、完整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方法,针对在研发、生产制造、车辆运行等各个阶段系统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实施安全保障,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完整安全链条。

苍学俊表示,该强制性标准的出台,标志着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从“无序发展”正式迈入“规范发展”阶段。“新标准将促进整个产业链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有利于扬优抑劣,提高产业链集中度。”他表示,强标实施将促使企业在软硬件层面投入更多资源、提供更完善方案,以应对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考核。短期内虽然一些企业会面临成本压力,但长期将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消费者对组合辅助驾驶汽车的信任也将随之提升,共同拉动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合规成本提升,行业洗牌加速,车规级芯片、高精度传感器、仿真测试软件、信息安全等相关细分领域也将迎来机会。

393192732895752193.jpg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