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7日电(记者丁雅雯、高婷、王小璐)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神州大地。此时的北京,一场以“指数”丈量丰收、以“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大会,正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的“数字薪火”。
参加“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业战略风向标大会”的嘉宾指出,新华指数通过构建覆盖多品类、多维度的农产品指数矩阵,正在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消费市场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该指数体系不仅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科学支撑,更通过价格指数、电商指数、产区指数三大体系协同发力,有效发挥“粘合剂”“稳定器”“推进器”三重效应,在降低信息不对称、防范市场风险、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注入“数字薪火” 指数赋能农业品牌化发展
“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一系列重要目标,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为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业战略风向标大会现场(朱宇摄)
图为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业战略风向标大会现场(朱宇摄)
在政策引领下,新华指数积极发挥国家级指数平台的职能作用,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产品指数体系,正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杨苜致辞(朱宇摄)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杨苜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七年来,强农惠农富农的旋律愈发嘹亮。本次活动旨在让数据走进田野,用指数丈量丰收,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再添一把“数字薪火”。
杨苜指出,作为新华社直属的专业经济信息服务机构,中经社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各方提供权威、专业、准确、及时的经济信息服务。作为中经社打造的国家级指数平台,多年来,新华指数持续深耕农业与乡村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数据研究成果,成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致辞(朱宇摄)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指出,在我国食品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既迫切又至关重要。
图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致辞(朱宇摄)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指出,农业品牌化发展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依托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指数能够持续反映特色产业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情况,成为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新华指数研究院副院长亓芳芳表示,指数是数字文明的时代象征,是现代化治理的必备工具。在农业品牌化发展中,指数发挥着“三重效应”:一是“粘合剂”效应,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二是“稳定器”效应,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帮助农户调整生产、抵御风险;三是“推进器”效应,引导产业提升附加值、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指数矩阵护航农业安全与品牌建设
与会嘉宾指出,新华指数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农产品指数矩阵,为多个农业领域提供全面的价值度量工具与科学的风险管理支撑。
杨苜指出,新华指数构建了覆盖苹果、葡萄酒、马铃薯等核心农产品的全国产区指数监测机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相关参考;常态化发布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山西、贵州、甘肃等地打造特色农产品指数矩阵,赋能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深耕苗木、辣椒、粮食等品种的价格监测,为市场定价和风险防控提供可靠参考,切实守护农民利益与农业安全。
图为陕西省延安市副市长张世保致辞(朱宇摄)
陕西省延安市副市长张世保指出,2023年起,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延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发布“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指数”,系统建设价格指数和产业指数。指数发布不仅成为了延安苹果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为延安及其他全国苹果主产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也显著提升了延安苹果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从实践看,指数对农产品品牌赋能成效显著。”亓芳芳表示,“以山西隰县玉露香梨价格指数为例,该指数有效减少了传统种植中的‘信息差’,赋能农户从‘凭经验种’转向‘按标种植、按需生产’。2024年隰县香梨价格明显上行,并且波动幅度收窄,说明指数信息的发布对产地价格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图为《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总编辑文炜致辞(朱宇摄)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总编辑文炜指出,在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进程中,主流媒体绝非旁观者,而是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它既是品牌价值的“放大器”、市场信息的“连接器”,更是产业资源的“聚合平台”。
系列指数集中亮相打通“产—销—消”全链条搭建起数字桥梁
会上,一批聚焦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指数集中发布,涵盖陕西延安苹果、贵州紫云红芯红薯、威宁洋芋、内蒙古鄂托克螺旋藻、河北围场马铃薯、山西平顺潞党参等多个品类。同时,“电商服务乡村振兴指数”也首次亮相,标志着新华指数已构建起覆盖价格、电商、产区等多维度的指数矩阵,为打通“产—销—消”全链条搭建起数字桥梁。
新华指数产业经济主题指数部主任孙瑞涓指出,农村电商实现了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双向循环。“电商服务乡村振兴指数”清晰展现了农产品电商助农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升级的双赢局面,为“电商+农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衡量标准。
新华指数农林现货指数部主任李水艳表示,价格、电商、产区三大指数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连接原产地与消费者的数字化通道。
具体而言,价格指数作为产销关键纽带,通过传导品质信号、引导分级定价,实现"优质优价";同时反映产业供需、调节市场预期、优化资源配置。
电商指数着力构建"地理标志与产区认证"信任体系,直击枸杞、沉香等产品“真伪难辨”痛点。通过“亮证经营、看证选购”机制,显著降低消费者识别成本与决策风险,提升市场信任度。依托多维数据挖掘,还可洞察产业规律、预判市场趋势,赋能产销协同。
产区指数则将"隐性价值"量化显性化,提炼区域独特竞争力,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助推差异化发展,为政府决策与企业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