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安娜)8月份国民经济“成绩单”15日出炉,从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到就业、价格……深入观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势,“稳”是这份“成绩单”的底色。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这也为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进一步夯实基础。
图为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国新办发布会现场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态势未变
7月份,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及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这些指标增速回落的势头是否会在8月份进一步发展?8月份的国民经济“成绩单”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吃了定心丸。
“8月份多项指标增速回落幅度较上月有所收窄,呈现边际改善迹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多项主要指标走势曲线趋于平缓。
首先从生产端看,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5.2%,回落幅度小于上月的1.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5.6%,回落幅度与上月相当,表现出较强韧性。
在需求端,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3.4%,回落幅度同样小于上月的1.1个百分点;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增速较1至7月放缓1.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低于上月的1.2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以旧换新政策外的可选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多数有所加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这可能受到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提振。
与此同时,“稳”是8月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一致表现,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态势没有变。
“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至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的态势没有改变。”付凌晖说。
从民生层面看,在就业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虽受毕业季因素影响,比上个月略有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30到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与上月和上年同期都是持平的,就业“稳”的态势没有改变。
就价格而言,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4%,主要受食品价格下拉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价格“稳”的态势也没有改变。
新旧动能转换仍具成色
在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我国新旧动能转换也在稳步推进,经济运行中“进”的力量持续壮大。
从产业层面看,新质生产力相对集中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有力推动经济修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9.3%,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1%和7.4%,增势较好。
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蓬勃兴起,数字化赋能加快,创新引领作用突出。据付凌晖介绍,8月份,我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3.1%,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而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型消费场景深度融合,线上消费、新型消费也发展向好。1至8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4%,增速比1至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从政策层面看,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在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我国绿色转型步伐。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明显,前8个月,我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在设备更新带动下,8月份,我国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4.8%,相关的机床数控装置、包装专用设备等设备更新类产品增速都超过了10%。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8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7%、44.2%,充电桩、电动自行车产量也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相关行业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价格合理回升。付凌晖在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1%,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同比上涨0.9%,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
三季度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供强需弱,部分企业经营依然困难。
“8月份我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走势也提示我们,仍需关注市场引导的需求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可通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高,进而带动企业订单增加,企业生产和投资恢复,助力就业改善,以政府投资来有效激活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
温彬注意到,近期我国增量政策正在密集出台。例如,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9月11日,《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发布,方案旨在打破传统资源配置模式,提升经济效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总体来看,当前的宏观政策处于‘持续用力、适时加力’过程中。”温彬说,但考虑到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后去年四季度基数抬升,下一阶段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着眼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稳住就业市场,我们判断四季度我国有可能推出新的增量措施。”王青表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变化,确保顺利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单就三季度而言,付凌晖认为,7、8月份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