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18日电(葛佳明) 今年7月以来,“反内卷”政策正逐渐成为商品市场核心交易主线。在过剩产能将会逐步出清的预期逻辑下,多个板块在政策官宣后联袂上涨,其中,多晶硅、碳酸锂、玻璃、煤炭、钢铁、水泥等一众品种表现强劲,进一步在市场中引发了商品市场整体进入牛市周期的猜想与期待。
接受新华财经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表示,如果各项政策细节、具体措施能够不断公布并落地,商品市场会再次整体以积极预期为核心运行,短期内预计黑色系价格或呈高位波动的行情,光伏、锂电、煤炭、钢铁等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反内卷”政策提振商品看涨情绪
随着“反内卷”政策信号持续释放,市场对行业格局优化的预期增强,点燃市场对商品期货市场的看涨情绪。
据新华财经数据统计,7月以来涨幅居前的品类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多晶硅、碳酸锂)、黑色金属(焦煤焦炭、铁矿石、螺纹钢等)、建材(玻璃、PVC、水泥)以及化工(碱、尿素、纸浆、橡胶、苯乙烯等)等板块。
据统计,截至7月17日收盘,7月以来多晶硅主力合约大涨超36.28%,焦煤主力合约上涨11.33%,铁矿石主力合约涨9.78%,玻璃主力合约上涨8.55%,螺纹钢主力合约上涨4.54%,橡胶主力合约涨4.86%。
根据上海有色网(SMM)报价数据,本周硅片报价大幅上涨,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为45.2元/千克,上周均价为44.1元/千克;N型多晶硅复投料报价44.5-49元/千克,上周均价为45.9元/千克。
行业积极响应推动政策落地
商品市场的本轮涨幅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顶层政策的密集出台与产业发展矛盾需迫切解决的需求。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将发展重心转向提升产品品质,并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被市场称为“反内卷”政策。
华泰证券表示,本轮“反内卷”行业中先进制造业占比较高,对应产能形成时间更短、民企占比更高、政府补贴和产业资本参与程度更深、技术路径变化更快。目前“反内卷”以行业自律为主、强调法治化与市场化机制。
以光伏行业为例,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表示,多晶硅当前涨势核心驱动来源于政策强干预与行业自律,本质是通过法律约束(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干预(强制减产)+市场机制(兼并重组)三力齐发,扭转“增产不增利”的负向循环。
张静静解释称,新的法律明确禁止低价倾销,强化价格托底预期,市场预期成本定价中枢大幅上移至40000元/吨附近。头部光伏企业重新核算完全成本并上报,形成“价格同盟”,十大光伏玻璃企业联合减产30%,硅料企业开工率降10%-15%。此外,N型复投料单日上调3000元/吨至39000元/吨,期货贴水扩大引发基差修复行情。
与此同时,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
华泰证券表示,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工信部《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水泥行业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政策相继发布,水泥“反内卷”政策框架逐步完善,2025年对超产产能进行规范、2026年以后利用碳总量的限制进一步约束,有望成为水泥行业实现“去产能”的政策推动力。
生猪产业“反内卷”政策也在持续加码。一方面,农业农村部在近期的生猪生产调度会上提出要调减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降低出栏体重,并加强二次育肥监管;此外,近期湖南、广西、辽宁等多地严查养殖环保,或推动生猪养殖落后产能逐步退出。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响应号召,牧原股份第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5.4万头至343万头,连续两个季度调减;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出栏体重亦有明显下降。
商品期货会迎来牛市吗?
多数分析师认为,近期受“反内卷”政策推动,不少商品期货价格明显反弹,但部分商品的价格反弹幅度超出预期,涉及“内卷”的多数品种在实际上还保持着较为过剩的局面,供需关系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面临供给过剩的问题,其中以多晶硅最为突出,往后看,招商证券认为,在相对乐观的假设下,若“反内卷”政策使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从55%提升至68%,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或出现供应平衡拐点。
从光伏玻璃来说,华泰证券预计光伏玻璃库存有望缓慢下降,预计2025年下半年光伏玻璃价格将保持平稳,若第四季度采暖季成本端大幅上涨或存在短期传导性涨价。
以黑色系金属为例,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反内卷”推动黑色系开始演绎类似2016-2018年期间的行情,原料与钢材价格共振上涨,走正反馈的利润传导逻辑。短期在政策预期的支撑下,黑色系价格或呈高位波动的行情。不过,近期数据显示基本面数据有所边际转弱,钢材减产去库供需双弱,铁水产量小幅下滑,淡季基本面韧度仍有待观察。市场需要关注黑色系“反内卷”的落地形式与节奏。
从建材板块看,因“反内卷”尚处预期阶段,建材板块的价格弹性取决于后续政策落地与产能出清的实际进展。南华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寿佳露认为,目前这更多是短期交易主题,若要从阶段性主线升级为持续性行情,还需其他综合性政策配合来扭转供需错配局面,推动价格回升与盈利改善。
钢铁与水泥行业长期面临供需矛盾问题,政策限制产能叠加托底需求能有效促使价格低位反弹。张静静认为,目前水泥行业正经历“政策驱动型复苏”,短期价格弹性源于供给收缩,长期均衡则依赖产能出清与绿色转型。铁矿石也出现明显供应过剩,当前螺纹钢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约46%),但钢厂利润相对稳定,减产意愿不强,供应压力边际减弱但未根本缓解。需重点关注政策执行力度、矿山减产实际落地情况及下游需求变化。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华泰证券认为预计2025年下半年化工行业将迎来景气修复。短期关注需求旺季而供给受益于“反内卷”催化的子行业,如农药、有机硅等,此外制冷剂配额制下企业也有望演绎“反内卷”的成功范例。中长期而言,龙头企业依托技术、规模、管理等优势,有望受益于新一轮供给优化和景气复苏。
对于生猪企业来说,多数分析师认为,短期有望释放库存利好旺季猪价,中长期或抬升价格中枢。当前猪企成本结构持续优化,下半年盈利或超预期。张静静认为,短期来看,伴随着供给端优化、三四季度季节性需求回升等因素,猪价有望继续反弹,对CPI拉动效应依然存在;中长期来看,猪价表现则取决于产能去化的持续性,根据能繁母猪存栏和猪价关系,如果反内卷效果显著,假设能繁母猪存栏量能够降至3990万头左右,那么猪价大概率会在随后三个季度内再度攀升至高位区间。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