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财经周报:5月19日至5月25日

新华财经 2025-05-25 17:39

【重点关注】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强调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有“深度” 新兴产业绿色发展“高起点”

•央行、外汇局完善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资金管理 统一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本外币管理政策 参与H股“全流通”的上市主体对境内股东的分红款在境内以人民币形式派发

•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从增加融资供给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多部门合力支持科技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600亿元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证监会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6%  财政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商务部: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做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 5月MLF净投放量达到3750亿元

宁德时代20日登陆港交所 为近年港股最大IPO项目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大规模减税法案 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再增加约3.8万亿美元


【国内要闻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22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摩根大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何立峰表示,近日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两国继续开展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正在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新发展格局,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包括摩根大通集团在内的美资企业持续深化对华互利合作,继续助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商务部调整芯片出口管制有关表述答记者问。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华歧视性措施。双方应共同维护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通过中美经贸磋商等机制,加强立场沟通,有效管控分歧,协商解决各自关切,推动构建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倘若美方一意孤行,继续实质性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起草《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调回,相关资金均可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以人民币调回的,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参与H股“全流通”的上市主体对境内股东的分红款在境内以人民币形式派发。

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21日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项政策合力,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提高支持精准性、落实监管政策、强化风险管理、完善政策保障、做好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简单概括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科技金融4项试点中,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首批试点规模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是1120亿元,最近还要做第三批600亿元的批复,规模合计是2220亿元。此外,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推动新的典型案例落地。

•财政部20日发布了全国财政收支运行的最新情况。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预算的31.5%,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5月2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22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本次MLF操作延续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的中标方式。由于当月有125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MLF净投放量达到3750亿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做。

•5月20日,存贷款利率迎来同步下降。其中,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降10个基点至3.0%、3.5%;二者均为自去年10月下行以来的再度下行。主要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下降0.05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利率下降0.15-0.25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银行结汇15408亿元人民币,售汇15715亿元人民币。2025年1-4月,银行累计结汇53373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57815亿元人民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规模达3296.8亿元,同比增长5.6%,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5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并购六条”发布后的数据来看,重组数量和金额增长明显。沪市已披露资产重组654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8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达1466亿元。今年以来,已披露资产重组284单,是上年同期的1.3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43单,是上年同期的3.2倍。

•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近80只公募基金变更了业绩比较基准。目前,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正在酝酿中,未来,或有更多基金公司加入主动纠偏的队伍。此外,记者从业内获悉,为了规范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设立,监管层面有意搭建“基准库”,后续,基金公司设计产品时,可能需要从“基准库”里选择所需的业绩比较基准。

宁德时代于5月20日正式在港上市交易。根据公告,宁德时代发售价定为每股263港元,按每股263.00港元的发行价格上限计算,预计募资总额为40亿美元-50亿美元。宁德时代港股IPO是香港近几年以来的最大募资项目,其顺利发行也使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国际要闻

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美国国会众议院22日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此前警告,该法案将大幅推高联邦债务。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给出的估算数据,这项被特朗普称为“伟大而美丽的法案”如果最终成为法律,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使当前高达36.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再增加约3.8万亿美元。

•据美国媒体23日报道,哈佛大学已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立即阻止美国政府作出的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决定。哈佛大学在诉状中表示,将该校从国土安全部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中除名的决定违反了法律,请求法官立即阻止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的命令。

•近日,穆迪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1,成为最后一家摘除美国顶级AAA信评的三大信评机构。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20日说,欧盟已正式通过针对俄罗斯的第17轮制裁措施。卡拉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此轮制裁目标是近200艘俄罗斯“影子舰队”船只。欧盟正在酝酿更多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俄乌冲突持续时间越长,欧盟制裁会越严厉。

•欧盟委员会19日发布报告显示,受全球贸易前景趋弱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影响,该机构大幅下调欧洲经济增长预期。2025年欧盟实际GDP预计将增长1.1%,欧元区增长0.9%;2026年欧盟实际GDP将增长1.5%,欧元区增长1.4%。

•美国至5月1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2.7万人,为4月19日当周以来新低,预期23万人,前值22.9万人。

•欧元区5月综合PMI降至49.5,跌破荣枯线,经济活动再度收缩,服务业PMI跌至48.9,为2024年1月以来最低,拖累整体复苏。制造业PMI回升至49.4,产出指数连续第二个月扩张,显示企稳迹象。

•英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从3月份的2.6%升至3.5%,超出市场预期的3.3%,达到2024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核心价格指数和服务业价格指数也分别上升至3.8%和5.4%。

•澳大利亚央行20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85%,符合市场预期,为本轮降息周期的第二次降息。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