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应变克难 稳健前行——从最新指标看当前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社 2025-05-19 21:13

新华财经北京5月19日电(记者潘洁、张晓洁)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4月份中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如何?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和前景?在国新办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顶住外部压力 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

4月份,尽管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态势。

生产供给较快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从增长面看,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从服务业看,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0.4%和8.9%,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增长。

国内需求稳步扩大。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从累计看,以商品销售为主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反映服务消费的服务零售额均呈现回升势头。1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投资方面,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尽管国际环境急剧变化,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积极开拓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推动外贸保持平稳增长。1至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3.9%,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1至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

“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变、主动作为,国民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付凌晖说。

政策效应继续显现 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在支撑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带动下,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和19.9%,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有力支撑市场销售增长。

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随着居民消费品质要求的提升,一些升级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4月份,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3%、25.3%。居民旅游、出行、通讯等服务性消费也增长较快。1至4月份,交通出行、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继续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随着“两重”“两新”政策的发力显效,投资潜能持续激发。1至4月份,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4.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快于全部投资增长,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人工智能+”驱动作用增强,数字产业蓬勃发展,4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4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

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如何看待下阶段我国经济走势?

付凌晖指出,我国经济回升有基础,政策有保障,消费有潜力,创新有动能。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撑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尽管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与国内市场联系紧密的市场销售和服务业继续稳中有升,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货物出口和工业生产也总体稳定。

投资方面,付凌晖指出,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产业升级发展空间广阔,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加快落实,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潜藏巨大投资潜力,社会民生领域也还有较大投资需求。

此外,各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造力向社会生产力转化,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工作启动,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近段时间,一系列政策举措协同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聚力攻坚、积极应变,创新动能继续成长,经济持续回升具有较多有利条件。”付凌晖说。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