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19日

新华财经 2025-05-19 07:44

新华财经北京5月19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离境退税新政释放红利 国货“圈粉” 入境消费增长可期

日前召开的全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工作推进会提出,着力提高退税商店覆盖面,提升退税商品吸引力,增强境外旅客获得感。专家表示,在过境免签政策施行、离境退税政策升级的背景下,国货潮品出海迎来机遇,城市商圈将更好地承接入境消费。后续可将中医康养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纳入离境退税范围,国货用实力“圈粉”,入境消费增长可期。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今年我国时空服务产业产值将超万亿元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随着北斗规模应用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呈现出了稳定回升的态势。”预计2025年我国时空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将超万亿元人民币。

•‍为稳市场稳预期提供支持 上交所将更大力度“引长钱”

记者获悉,上交所近日举办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权益类资金入市专题培训,针对相关资金入市提供多维度的政策解读和实操培训。此次活动旨在助力构建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金融市场生态,充分释放ETF在引入中长期资金方面的效能,持续壮大“长钱长投”规模。

上海证券报

•‍重组新规提升上市公司并购积极性 一批公司调整方案推进并购重组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系列安排。业内人士表示,重组新规将在更大程度上提振市场各方信心、提升并购积极性。市场化与法治化兼具的制度设计,正在推动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伴随重组新规重塑并购生态,不少上市公司正迅速调整并购节奏及交易方案。记者关注到,5月以来,已有包括艾森股份、华峰化学等10余家上市公司“叫停”收购资产,但也有宁波富达、康希通信等公司仍不改并购决心,表示将择机继续推进或变更为战略投资以完成资产收购事宜。

•‍基金管理人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超20亿元

在二季度以来的震荡行情中,基金公司加大了自购力度,10多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据统计,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超过20亿元。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管理人作为专业投资机构,真金白银出手,积极自购权益类基金,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5月信贷投放有望改善 银行“剧透”经营新动向

经历4月信贷“小月”后,5月信贷投放有望改善。记者近日从业内了解到,伴随一揽子政策落地,5月信贷增长可能明显好于4月,并且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更注重均衡和质效提升。投向上,银行加大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投放力度;零售方面,消费贷仍是各家银行发力的主战场。一些银行近期披露的机构投资者调研纪要还“剧透”了经营动向。面对净息差收窄、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银行正在想方设法推进业务,稳住经营业绩。

证券时报

•‍债基单周吸金超192亿元 成基金新发市场“压舱石”

5月第二周(5月12—18日)新基金发行市场中,债券型基金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成为规模贡献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上周新成立基金总数23只,发行份额合计240.04亿份,其中,中长期纯债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表现尤为亮眼,5只基金吸金达192.49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80.19%,且3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凸显市场对低风险固收类资产的青睐。值得关注的是,债基托管人结构呈现“中小银行特色”。例如,汇安裕宏利率债A由苏州银行托管,民生加银恒悦由渤海银行托管,与被动指数型基金集中于大行托管的模式形成差异,反映出中小金融机构在债基生态中的积极参与。随着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市场预期债基或继续担当发行市场“压舱石”,尤其是高信用等级债券产品,有望持续吸引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公募探寻新经济“五朵金花” 解码崛起逻辑与投资暗礁

2003年,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成功挖掘出钢铁、汽车、石化、电力及银行五大板块的投资价值,后被称之为“五朵金花”行情,也是在那一年,公募基金的“价值发现”能力得到市场认可,引领A股开启了价值投资的新时代。22年后,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经济结构深度转型的当下,哪些行业有望接棒成为新经济下的“五朵金花”?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传统产业到硬核科技,公募基金正以全新视角挖掘新经济下的核心资产。浦银安盛基金基金经理李浩玄将目光投向AI赋能的五大领域——电子、互联网、软件、汽车和机械,认为自动化需求爆发是新“五朵金花”的核心驱动力

•‍26家公司上报浮动费率基金产品 长期视角让“慢慢做大规模”更可期

证监会官网显示,5月16日,26家基金公司集体行动,上报了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这是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以来,首批上报的创新浮动费率产品。“浮动费率产品是公募基金改革的重要实践,未来还有更多产品申报,甚至有可能进入常态化发行。所以,我们是以长期视角来做这个产品,不依靠‘帮忙资金’,不看重首发规模,希望可以通过提高投资者持有体验的方式,慢慢做大规模。”有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多家基金公司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会持续关注改革方案进展,公司已经在产品核心要素设计、产品法律文件准备、配套系统改造推进、销售渠道沟通等各方面做了充分准备,预计会持续跟进。

证券日报

•‍第二单投保机构公开提名独董案例落地 上市公司治理生态将进一步优化

中证投服中心提名的独立董事候选人杜健获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表决通过。这是继2024年6月份,通过“联合股东提名+公开征集表决权”方式为第一医药提名独立董事之后,第二单由投保机构提名并成功的独董案例,成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具体落实的又一实践。“目前A股已有两单投保机构公开提名独董案例落地,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类似案例出现,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生态。”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记者表示。中证投服中心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有关部署安排,推动优化独立董事选任机制,累积独立董事公开提名实践,促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走深走实。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推动公募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将其与基金公司评价、基金评价评奖以及基金经理绩效薪酬相关联。自《方案》发布以来,基金公司在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申报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等方面积极行动。业内人士认为,《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随着相关细则落地,基金公司在业绩比较基准设定等方面将获得明确指引,行业生态有望进一步优化。未来,增加发行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提升投研能力以及专注长期价值挖掘,或将成为基金公司稳健前行的关键所在。

•‍年内REITs发行规模超113亿元 险资战投身份是亮点

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将于5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该REIT战略投资。此前,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同时,多个存量产品扩募与新项目申报稳步推进。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7只REITs成功发行,发行规模超113亿元,市场热度较高。其中6只REITs的战略投资方都有保险机构的身影。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保险资金仍将是REITs市场投资的中坚力量。不过,在实践中,险资参与REITs投资也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完善相关制度等。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