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解读】4月社融规模新增近1.2万亿元 还原置换影响信贷增速或仍超8%

新华财经 2025-05-14 17:28

新华财经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翟卓)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4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较上月高0.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较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4月末社融、M2增速均较上月明显加快,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人民币贷款余额也超过8%,金融总量增长既“稳”又“实”,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往后看,在外贸不确定性等扰动之下,短期内有效信贷需求或仍受影响,但随着一揽子金融政策持续显效,长期看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政府债加快发行继续拉动社融 还原置换影响信贷增速或仍超8%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16万亿元;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首先,在今年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债加快发行仍是社融的最主要的拉动。

有受访专家分析,1-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超过5万亿元,同比多约3.6万亿元。其中,4月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加上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当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多约1.1万亿元,上拉社融增速大约0.3个百分点。

其次,企业债券发行增加也对社融规模抬升形成一定支撑。业内专家认为,4月债券收益率较上月走低,企业抓住有利条件,加大债券融资力度,推动降低整体融资成本。4月末企业债券余额达3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2%。

信贷方面,根据人民银行数据,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约2800亿元,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70万亿元,同比增长7.2%,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4月单月增加额较上年同期略有减少,但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支持力度实际上比统计数据更高。

“去年四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过2万亿,今年1-4月又发行了近1.6万亿元,市场调研初步估算,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2.1万亿元,还原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上述业内人士说。

其还强调,地方债务置换在统计上会下拉信贷增速,但实质上只是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由贷款变为债券,不影响支持力度。且从长远看,地方债务置换既有利于减轻地方化债压力,也有助于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出现不少亮点。记者从人民银行获悉,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及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1.9%、8.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另外在价格方面,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比上月低约4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55个基点。

展望后续,市场人士预计,当前外贸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地方债务置换工作持续推进,加上5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短期内有效信贷需求或仍会受到影响。但5月7日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低基数下M2增长明显提速 5年间M2/GDP提升35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方面,在上年低基数效应作用下,M2增速明显提升。据人民银行数据,4月末M2同比增长达8%,分别较上月末、上年同期高1个、0.8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一方面,这是在去年较大力度的金融数据“挤水分”后,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被压缩,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更稳更实。

回顾去年,自4月开始,金融总量数据一度下行明显。彼时有分析指出,金融机构受规模情结影响,往往有靠虚增存贷款做高金融数据现象,央行规范手工补息、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后,金融数据“挤水分”较为明显,M2增速也出现回落。

“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会拉高目前的数据。后续随着低基数效应递减,未来M2增速将恢复到今年前几个月的正常增长水平。”有市场专家预计。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存款向理财分流的情况也明显减少,部分资金还从理财回流到存款账户。

据市场机构测算,4月份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还原去年基数的特殊因素影响,4月末M2增速仍保持上月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

回顾去年1-4月,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券价格整体处于持续上涨态势,对应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上行,彼时居民购买理财的热情升温,银行存款向理财等非银产品分流转化,大量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

“但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双向波动,没有出现去年的单边上涨整体态势,存款也未出现去年的大量‘搬家’情况,因而统计数据上显现为同比少减,对M2反而是一种正向上拉作用。”前述市场专家提到。

在受访人士看来,虽然受市场运行、经济主体行为等因素影响,短期内M2增速会出现一定的暂时性波动。但从长期看,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正在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也都经历过逐步淡化并放弃盯住总量指标的过程,M2增速仍宜作为观测性指标。

另在狭义货币(M1)方面,4月末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19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观察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结合实体经济实际运行状况综合研判。从金融数据本身来看,社会融资规模、M2和人民币贷款增速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央行多轮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明显的。

专家表示,将金融数据与GDP等实体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还能进一步显现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全面地衡量央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比如M2/GDP,已经从2019年末的197%上升到2024年末的232%,5年时间提升了35个百分点。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