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科创债发行主体“新势力”:民企占比攀升,创投机构入局

新华财经 2025-05-14 12:35

新华财经上海5月14日电(张天源)近期,首批科创债的发行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覆盖的行业之广泛、企业类型之多样,充分展现了科创债在助力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据新华财经最新数据统计,截至5月14日,共计有87家主体宣布发行95笔科创债(含科创票据),合计规模约1874.50亿元。从发行主体性质来看,中央及地方国企居多,但民营企业参与比例较以往有所增长。

相关科创债及科创票据的发行主体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现代化等行业的央国企和民企,类型囊括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超短融债券、私募债、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债等。

从目前95笔科创债的发行期限来看,科创债市场整体以中长期投资为主,现有72笔3年期及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这说明有一批信用资质较好的科技企业获得了新一批稳定中长期资金的支持。

科技型企业成为债市驱动力

从细分领域来看,本次发行科创债的科技型企业涵盖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和农业现代化等。这与以往科创债发行主体主要集中于建筑装饰、煤炭开采、公用事业及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市场结构的积极转变。

通过发行科创债,相关企业获得了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的充足资金支持。据募集说明书披露,科大讯飞通过发行科创债,进一步加大了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京东方则利用科创债资金,加速了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的创新步伐。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科技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更为对应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融机构数量占比发行主体三分之一

金融机构在首批科创债发行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数量占比现有发行主体达三分之一。银行机构是本轮发行的绝对主力,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机构也积极参与科创债的发行。据新华财经统计,首批银行机构发行的科创债合计规模近500亿元,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而在券商领域里,中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东方证券等12家券商也在科创债的发行行列,合计发行规模近177亿元。其中,招商证券发行的科创债规模达30亿元,是首批券商科创债中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家。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发行科创债,金融机构将资金精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不仅支持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还推动了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除了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和创投机构也是首批科创债发行的重要力量。其中,元禾控股、鲁信创投、金合盛等14家股权投资机构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发行规模60亿元;君联资本、启明创投、东方富海、毅达资本、金雨茂物、泰达科投、中科创星等10家股权投资机构进入注册通道。 这些机构通过发行科创债,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助力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和成长。

民营企业参与热情高涨

民营企业在首批科创债发行中也展现出积极的参与热情。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5月13日,共有13笔民营科创债发行,合计规模近83亿元。立讯精密牧原股份等民营企业通过发行科创债,为自身科技创新和业务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企业的成功发行为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也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大公国际表示,当前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基础制度对发行主体条件和募集资金投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发行主体标准和募集资金用途多样,从制度来看为发行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科创债的迅速落地,不仅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和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资金支持,更将有效缓解科创企业早期融资难题,为债券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打开新通道。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