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5月7日电(王菁)伴随着市场期待已久的降准降息落地,债券市场收益率7日上午一度跟随消息公布快速下探、短债表现稍强,此后收益率快速回升、期债也“翻绿”。午后,系列政策稳增长情绪发酵、叠加债市“科技板”等举措强化稳经济预期,期债主力跌幅有所扩大。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继2024年9月末央行宣布降息降准以来,两个货币政策“大招”再次同时出手,彰显出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在稳增长方向全面发力。机构此前对降准降息已经有较为充足的预期,未来的债券市场要聚焦宏观经济表现,以及是否还有进一步政策宽松空间,更现实的则是关注资金利率的变化趋势。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后续或恢复公开市场购债
中国人民银行7日宣布,从5月8日起,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由此前的1.5%调整为1.4%。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当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市场机构普遍认为,着眼于有力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稳定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开始在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性三个方向全面发力。这是对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新华财经表示,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将引导5月LPR报价跟进下调,进而降低各类贷款利率;而降准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注入约1万亿长期流动性,将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并支持政府债券发行。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降准不仅可以释放出零成本的长期资金,有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引导银行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信号作用,有助于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经济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对新华财经表示,此外,相较于其他基础货币投放的政策工具,降准具有普惠性、长周期、低成本等优势。
不过,当前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带来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关注和评估。王青预计称,“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实施降息降准,估计全年政策性降息幅度会达到0.6个百分点,降幅较2024年扩大0.3个百分点,全年降准幅度将达到1个百分点,降幅与2024年相当。此外,后续央行有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卖入,替代降准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
宽货币预期存在“抢跑” 长债收益率后续或稳中有降
7日午后,国债期货跌幅有所扩大,截至发稿,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9%,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9%,5年期主力合约跌0.07%,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不过,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走势分化,资金宽松支撑短券持稳,长债明显走弱。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05”收益率上行1.25BP至1.7075%,30年期国债“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上行2.7BP至1.89%,2年期国债“25附息国债06”收益率下行1BP至1.4425%。
“降准并不一定对应于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张旭对新华财经解释称,此前DR007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例如,4月初至今DR007的均值为1.72%,明显低于3月1.88%的均值。
张旭指出,不宜以“终局思维”进行债券投资。以今年目前的市场表现为例,在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后,一季度监管部门综合施策引导债券收益率稳健上行,同时也遏制住了债券投资羊群效应,扭转了投资者对于收益率单边下行的预期。
“同时,在关税等海外因素扰动之下,债券收益率也并未趋势性下行,这说明了监管部门对投资者预期的引导取得了很好成效。因此,在后续进行债券定价时需保持理性,给予收益率曲线中长端与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间合理的利差。
在王青看来,综合去年四季度以来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以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政策利率利差的一般规律,当前债市已在较大程度上透支了本次货币政策调整。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还可能给债市造成一定利空效应。
“这就意味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显著走低的空间不大。”王青进一步表示,这也符合监管层遏制长期收益率过低可能给一些金融机构带来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的政策取向,后续长债收益率大概率稳中有降。
华创证券投顾部总经理屈庆对新华财经表示,“未来更重要的还是二级市场回购利率变化趋势,只要它能下行,债券收益率也就会有向下空间。随着资金利率的稳步下行向1.4%靠拢,债券收益率和回购利率的倒挂将收窄,也会进一步带动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
“可以说,在当前利率偏低的环境下,债券牛市将是慢节奏的,这也是一种更安全的牛市氛围 。”屈庆补充道。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