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周流动性观察 | 本周逾1.6万亿元逆回购到期 降准降息二季度之内仍有望实现

新华财经 2025-05-06 15:12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6日进行4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持平于1.5%;鉴于当日有1087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6820亿元。

回顾4月资金面,央行持续加大逆回购净投放量以维持资金面稳定,4月27-30日,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7358亿元,其中节前最后一日净投放量高达4228亿元。4月初以来大行与政策行融出规模转为下行,叠加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冲击下国内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央行4月MLF延续超额续做,质押式逆回购也实现净投放3208亿元,全月流动性转向净投放,DR007与R007利率中枢较3月均有所下降,不过DR007利率中枢的下行幅度相对较小,银行与非银机构的资金利差进一步收窄。

尽管面临跨月、跨节压力,资金价格仅小幅抬升。月末最后一日(4月30日),R001、DR001分别上行27BP、25BP,至1.85%、1.79%。

值得注意的是,4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首次缩量续作,4月30日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2万亿元,分别为3个月(91天)7000亿元、6个月(182天)5000亿元。当月共有3个月期品种到期1.2万亿元、6个月期品种到期5000亿元,合计净回笼5000亿元。不过,4月25日央行通过MLF净投放5000亿元,整体来看,4月中长期资金等额接续。

本周(5月6-9日)逆回购到期16178亿元,单周到期规模升至历史高位,其中,6日(周二)逆回购到期10870亿元,7日(周三)逆回购到期5308亿元,8-9日(周四、周五)逆回购无到期;政府债净缴款转负,为-1123亿元,对资金面的扰动降至低位;同业存单到期5019亿元,高于前一周的3530亿元,到期压力有所回升。另外,4月末财政支出或对5月上旬流动性形成支撑。

对于5月资金面,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分析称,除了常规的季节性规律外,还需额外关注两点变化:一是自4月起,央行态度或系统性软化,资金利率中枢重回“合理状态”。二是5月与4月相比,政府债净供给明显上量,规模将达到1.53万亿元,较4月几近翻倍。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看来,从客观压力出发,信贷投放和汇率贬值扰动有限,政府债放量是主要扰动;在政府债放量的背景下,维持适宜的资金环境是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的重要体现,5月资金面可以更加乐观。

政策方面,信达证券分析称,4月政治局会议重提“适时降准降息”,但由于此前这一表态已多次出现,而相关政策迟迟没有落地,因此市场的反应明显钝化。但考虑现阶段的政策重点还是要求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降准降息属于既定政策,落地的门槛可能更低,5月后贸易摩擦对基本面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显现,因此降准降息二季度之内仍有望实现,但具体时点可能也需要观察一揽子政策的整体节奏。

华西证券认为,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了“加力支持经济”“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这意味着在财政加码的同时,央行大概率会提供额外宽松,为财政保驾护航。同时,从增量政策视角来看,货币政策可能更具弹性,“宽货币”的组合拳随时可能推出,5月或是重要窗口期。此外,25年大行一季报反映净息差仍在大幅下滑,后续与政策利率降息同步推进的,可能还有新一轮的大行存款降息。

中信证券指出,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要求,并指出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5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或将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考虑到当前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率已位于历史低位,在“适时降息降准,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基调下货币政策有望落地与宽财政形成配合,5月不排除央行直接进行降准呵护资金面的可能,此外预计央行也会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等手段进一步投放中长期流动性,5月资金面整体将维持供需均衡格局,DR007利率中枢或将小幅下行。

申万宏源指出,4月虽然降准降息未落地,但流动性已实质放松,考虑到银行净息差过低,二季度央行加码数量型工具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优先级或高于OMO降息,建议继续保持一定久期等待宽松落地,同时把握地方债、短信用等具有利差性价比的标的。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