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6日

新华财经 2025-05-06 08:00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震荡市有望涌现结构性机遇 券商5月配置看好三大方向

展望5月A股市场表现,多位业内人士认为,A股大概率会在区间内波动,市场预计呈现震荡修复态势,并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风格上有望回归科技成长;配置方面,内需消费和科技成长继续作为值得关注的重点配置方向,红利资产作为应对冲击的防御性资产仍有一定配置空间,黄金等“安全类资产”若出现调整,则可能构成中期较好的布局机会。

•‍中国资产走强 A股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五一假期期间,中国资产走强,恒生指数上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涨逾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涨近3%。分析人士认为,海外市场反弹,港股上扬,A股市场有望迎来节后开门红。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叠加关税冲击逐渐减弱,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车企花式优惠手段多 新车型供给丰富

“五一”假期,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杭州等多个汽车销售门店注意到,车企纷纷推出花式促销活动,包括限时尾款直减、赠送辅助驾驶系统使用权益、赠送充电服务权益等。车企花式优惠活动,叠加以旧换新政策,部分车型综合优惠超过5万元。业内人士指出,政策组合效应将持续释放,车企新品密集发布或进一步激发二季度车市消费潜力。

上海证券报

•‍沪深上市公司2024年超七成实现盈利 经济“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凸显

截至4月30日,沪深两市共51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韧性,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上市公司盈利正增长。分行业来看,28个实体大类行业中,农林牧渔、电子、交通运输、汽车、商贸零售等行业增幅靠前;金融业实现净利润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三季报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56.0%,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9%,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存量强势吸金 新品密集成立 今年以来2700亿元资金 借道ETF入市

尽管开年以来遭遇资金净流出,但在4月7日中央汇金等机构强力增持后,今年前四个月ETF净申购额依然高达1700亿元。从权益类ETF产品情况看,今年以来新成立的ETF及ETF联接基金数量超过160只,发行规模近千亿元。两者叠加,今年以来约27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A股风险偏好有望回暖 5月或回归科技成长风格

5月6日,A股市场迎来5月首个交易日。回顾“五一”假期前市场表现,A股整体呈现窄幅盘整走势,小盘成长股表现相对活跃。而假期期间,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回暖,境外主要市场普遍上涨。机构观点分析认为,在短期外部扰动因素淡化、流动性适度充裕背景下,5月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科技成长股或引领结构性行情的演绎。

证券时报

•‍券商看好节后“补涨”行情 科技、红利配置价值凸显

展望“五一”后的市场,券商分析师认为,节日期间港股、人民币汇率等相关资产走势整体乐观,节后A股大概率顺势“补涨”。对于配置方向,科技和红利主题成为券商分析师关注的重点。分析师表示,过去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新质生产力”充分的政策支持,具有全球竞争潜力的企业在估值上更具性价比。在红利资产方面,市场情绪走弱时,红利资产既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抵御市场波动,又能提供额外的收益。

•‍中东两大主权基金持仓曝光 现身51只A股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毕,前十大流通股东中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身影得以明晰,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两大中东主权基金持股偏好曝光。截至一季度末,这两家机构合计在51只A股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持股市值超过160亿元。在全球十大主权财富基金中,有4家来自中东地区。其中,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和阿布扎比投资局是中东地区最为市场所熟知的主权财富基金。

•‍知名机构近期集中调研 关注出口型企业应对策略

随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再现波动,全球资金重新聚焦产业链韧性与出口型企业的应对策略。记者注意到,近期,贝莱德、淡马锡、红杉资本、中欧基金、中金公司、花旗等海内外头部机构,纷纷出现在立讯精密安克创新水晶光电等电子元件企业的调研名单中。多家接待调研的上市公司表示,尽管外部环境持续扰动,但真正决定企业能否穿越周期的,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全球化运营能力。

证券日报

•‍重塑企业估值 A股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提速扩围

对比2024年一季报和2024年年报可以看到,A股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正提速扩围:参与企业数量已从17家跃升至92家;披露规模从0.79亿元狂飙至24.95亿元。同时,涉及行业领域也快速扩围,由之前的6类行业拓展到目前的12类行业。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企业资产结构,更催生出数据治理、资产评估、金融服务等新兴细分市场,成为撬动万亿元级数据要素市场的强劲杠杆。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资产“入表”正从政策驱动的阶段性探索迈向常态化实践。随着企业对数据价值认知的深化,更多企业将主动披露数据资产,形成从头部企业示范到全行业覆盖的扩散效应,同时,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将加速产业链生态重构,构建起覆盖技术支撑、标准制定、金融服务的完整服务体系。

•‍“A+H”队伍加速扩容 超40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A股公司赴港上市队伍进一步扩大。仅4月22日至4月28日,就有8家A股公司向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递表。记者根据公司公告及递表情况统计,截至5月5日,有46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其中,已向港交所递表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的A股公司有7家。在政策支持、港股吸引力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公司谋求赴港上市,以期拓展国际业务版图、优化融资渠道、提升全球影响力。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出炉:创新“浓度”高 回报能力强

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4月30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共计有541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72万亿元。2024年,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A股上市公司业绩整体稳中有进,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优化,回报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