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30日电(安娜、高二山)4月份,尽管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所回落,但企业预期总体依然保持乐观,我国经济稳定运行仍有较好基础,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以来这一指数首次回落,在各方预期之内。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中国制造业PMI的回落是阶段性的,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也有基数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进入4月份,国际贸易环境波动加剧,不少企业选择调整相关业务布局或暂时观望,在短期内难免对制造业的生产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而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走势。
中国制造业PMI阶段性回落,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当日与其同时发布的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
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构成。赵庆河注意到,这一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赵庆河说,从全球来看,受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影响,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普遍位于收缩区间,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3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49.0%,有关机构发布的4月份欧元区、英国、日本制造业PMI初值均低于50%的临界点。
从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来看,4月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但内需依然稳定。“4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新出口订单指数,新订单指数环比降幅也小于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表明在出口订单较上月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制造业整体接单较上月仅有小幅收缩,对比之下说明国内需求稳定释放,缓解了出口订单下行的压力。”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说。
分行业来看,新动能仍在发展壮大。“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较好发展态势。”赵庆河说。
此外,在“两新”等政策支持下,4月份,消费品行业PMI仅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处于50%的临界点,意味着消费品制造业国内市场需求较好释放。”文韬表示。
从制造业企业预期来看,4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月份,从指数水平来看,企业对后市预期仍保持乐观。”文韬说。
同时,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应高度重视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
“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赵庆河表示。
“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推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升,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和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建议,面对外部环境波动,在拓展出口空间的同时,国内增量储备政策应及时推出、做好对冲。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