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7日电(记者丁雅雯、吴慧珺)商务部等6部门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业内专家指出,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有助于“扩容”入境消费,利好旅游业发展。此外,政策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有助于释放长尾消费市场活力,促进国潮、文创消费。
“扩容”入境消费
通知从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三方面提出了8条具体举措。
通知提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
通知同时提出,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鼓励更多退税商店、退税代理机构提供“即买即退”服务。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是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离境退税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在于通过消费场景的国际扩容来激活国内市场的外循环动力。境外旅客的购物需求直接撬动国内零售、文旅、制造等产业链,形成入境消费—企业增收—就业扩大—内需提振的闭环。而“即买即退”服务的深化将大幅优化消费体验,境外旅客在店内购物时即可通过信用卡预授权快速拿到退税款,这种零时差的便利性直击传统退税流程繁琐的痛点,能有效刺激即时消费决策。
“其中,政策鼓励商圈、景区、机场等场景增设退税商店,相当于将传统旅游的观光消费升级为沉浸式购物体验。而境外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频次的增加,将带动餐饮、交通、酒店等关联服务业增长。”朱克力说。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政策通过降低离境退税起退点、增加退税商店数量和优化退税流程,极大地便利了境外旅客的购物体验,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华消费,直接促进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还能通过旅游消费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进而有效提振内需。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说,这项政策对于入境旅游将起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作用。对境外旅客实行离境退税,推动离境退税购物便利化,既有利于吸引入境游客、扩大入境旅游的规模,也有利于更多国内优质商品“走出去”。
释放长尾市场潜力 带动国潮、文创消费
通知提出,放宽离境退税商店备案条件。将离境退税商店备案条件在现行的纳税信用级别A级和B级基础上增加M级,允许新开商店在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成为退税商店。
通知还提出,指导退税商店根据境外旅客需求,不断丰富和优化商品供给,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特产、体育用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朱克力表示,将退税商店备案的纳税信用门槛从A级和B级放宽至M级,相当于向更多中小商家开放国际消费入口,尤其利好新开业的特色店铺,如非遗工坊、文创集合店等。而国潮品牌、老字号、非遗产品等被纳入退税商品池,既让国际消费者直观感受中国制造的文化价值,又反向刺激本土企业提升产品创新力和品牌溢价,形成内外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将离境退税起退点降至200元,看似微调实则意义深远,可降低游客参与退税的心理门槛,让小额消费也能享受政策红利,尤其适合特产、文创等单价不高但复购率高的商品,从而激活长尾市场的消费潜力。”朱克力说。
洪勇指出,政策不仅放宽了退税商店的备案条件,让更多商家参与其中,还通过下调起退点降低了退税门槛,使得更多小额购物也能享受退税优惠,增加了政策的普惠性。此外,政策还鼓励国货潮品和特色产品进入退税商店,有助于推广中国品牌,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多元化。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