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解读】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结构性工具 金融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4-25 22:50

新华财经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翟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适时降准降息”“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等。

业内人士表示,在货币政策领域,此次会议既延续了“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也提出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新的要求,后续金融在支持扩大消费、养老、科技创新、稳定外贸等领域的力度将持续加强。

——总量层面降准降息有望适时落地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本次会议释放出了较强的稳增长信号,对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则延续了‘适度宽松’基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后续在兼顾内外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降准降息或适时落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适时降准降息”既是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人民银行也多次提及“择机降准降息”。此前有专家表示,“择机”有三层含义,即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某种不利变化、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及金融市场出现暴跌。“目前来看,这三种情形均不明显,所以降准降息才处于引而不发状态。”

往后看,温彬预计,作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工具,降准的优先级仍然最高。随着二季度财政加大宽松力度,降准最有可能率先落地。降息则主要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和商业银行净息差掣肘,下一阶段或按照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和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顺序推进。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也提到,目前,无论是新发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住房贷款,利率均较上年明显下降。因此,短期内LPR下行的概率降低,而降准的必要性更大。“二季度,可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进一步传递出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明确信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本轮降息幅度或达到0.3个百分点,相当于去年全年降息水平;降准幅度或达到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这将能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提振市场信心。

——结构层面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会议指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在王青看来,“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主要指“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意味着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出面,设立定向支持外贸企业的金融工具,强化对短期内受严重冲击的外贸企业的支持。可以看到,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

“上述增量政策体现了政策层面的延续性和支持力度,有助于降低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和外贸等领域市场主体的金融负担,同时提升金融机构支持养老消费等领域的积极性,降低养老消费产业负担,弥补养老金融短板等。”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说。

再聚焦“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看,有受访人士提及,2022年4月,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创设了“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这一阶段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试点额度400亿元,实施期截至2024年末,目前暂未宣布是否延续。

“未来或在原有工具的基础上创设新的工具,并对额度、利率、支持对象范围及使用便利性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这也将更好助力精准支持养老金融发展。”上述受访人士预计,消费端结构性支持工具也有望很快落地。

董希淼此前建议,创设消费信贷专项再贷款,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发放消费信贷,按照贷款本金80%提供资金支持,可要求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提供贷款,并合理降低费率。

——推出债市“科技板”加力赋能科技创新

会议还强调,“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这将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成果转化提供支持。”明明说。

继设立科创板、成立北交所之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逐步完善。“‘科技板’的推出将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支持实体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的功能。”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说。

其实早在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提到,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据其介绍,“科技板”将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同时,在完善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等具体机制设计上也会有一定倾斜。

“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层级进一步提高,战略意义更为突出,或意味着债券市场‘科技板’即将进入落地实施阶段,金融业会积极响应,预计配套细则很快就会推出,上述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案例也会很快落地。”任涛说。

往后看,王运金预计,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将吸引更多社会化资金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加快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与高精尖技术研发,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促进科创债常态化发行的同时,还有望为科创债指数基金的推出提供基础市场支持,进一步拓宽与完善金融投资产品体系。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