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解读】医药工业以数智化破解研发、生产等环节堵点

新华财经 2025-04-24 21:33

新华财经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李唐宁)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4月24日公布。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可破解医药工业的研发痛点、重构生产流程、优化流通体系。随着《实施方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改造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将提高产业整体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也将为中医药现代化带来机遇。

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研发融合日益深入,本次《实施方案》聚焦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卓越企业培育等方向做了重点部署。

对于转型目标,《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方面,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修订30项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标准,在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在数智化转型推广方面,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建设50家以上具有引领性的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推动打造5个医药数智化转型卓越园区;在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建设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中心及分中心,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培育30家以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服务商。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围绕主要目标,《实施方案》聚焦四个方面,系统提出14项具体工作任务。

一是在“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方面,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整合释放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改造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

二是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方面,推广典型数智技术应用卓越场景,培育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建设数智化医药产业园区。

三是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面,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培育创新载体,壮大服务队伍。

四是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方面,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创新智慧监管新工具,研究智慧监管新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医药工业数智化发展情况和企业实践,结合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发展趋势,《实施方案》在附件部分凝练总结了6个方面41个典型场景作为参考。对于典型数智技术应用卓越场景推广,《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医药研发、医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医药质量安全保障、医药流通与追溯、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XO)等方面,系统梳理数智化转型场景清单,以及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要素清单,支持医药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联合打造数智化应用场景。

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提速

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下,数智技术通过AI药物设计、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等创新应用,正在深度重构医药产业链,推动研发、生产及服务模式的革新。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推动建立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生态体系,是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实施方案》将推动产业实现从研发到生产、流通到监管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从而提升医药行业的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

华润三九深蓝(智能制造)实验室执行主任包彦宇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数智化升级,从原材料供应商到药企、医疗机构,实现各方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可以显著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行效率。“例如,药企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数据进行精准生产,有效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健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化。“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推动医药工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条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将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医药工业具体场景奠定坚实基础。”

340267017573724161.jpeg

图:晶泰科技规模化部署的AI机器人自动化实验工站集群

马健也坦言,作为工业领域中研发占比较大的行业,医药研发现在还是更多以经验驱动,个体差异大、复现难度高,更重要的是难以积累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高质量、标准化数据。针对这一现状,晶泰科技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药物研发平台,在深圳、上海规模化部署的AI机器人自动化实验工站集群,积累了大量标准化、高质量的真实实验数据,已服务国内外数百家合作伙伴。

数智升级赋能中医药现代化

此外,数智化转型还能够促进中医药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构建制药行业数智生态体系是推动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本次《实施方案》印发意义重大。”包彦宇表示,传统中药新药研发周期漫长、成本高昂,现在AI平台能够承担从靶点筛选到方剂机制解释、药物重定位等一系列工作。通过交互计算,还能够深入分析组方规律,揭示核心药材的配伍原理,并对方剂进行分子机制解析、药物新适应症预测,从而促进处方优化和创新方剂的生成。“这不仅缩短了研发时间,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可以使更多新药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

在生产方面,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确保了中药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有效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波动较大,这导致即使是同一种药物,其疗效也可能大相径庭。因此,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流程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包彦宇说。

在此过程中,一批领先企业积极开拓创新实践,为行业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据康缘药业介绍,该公司近年来以AI技术为核心推动中药研发,构建了中医药网络药理学智能信息平台和本草御病数据库,通过AI算法实现中药复方药效预测与组方优化,大幅缩短了新药研发周期。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