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4日电(记者董道勇、王钊)24日,以“规则驱动共识 价值引领创新”为主题的中国经济信息社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中经社数据资产运营首席执行官赵丽芳发布《AI时代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她表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要重点破解“资产确认难”“科学量化难”“价值评估难”等问题,中经社数据资产运营研究中心团队已形成以“一个共识、一个工具链、一个坐标系”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图为中经社数据资产运营首席执行官赵丽芳发布研究成果
财政部在2024年底发布《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台账编制、资产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环节开展试点。赵丽芳认为,《试点方案》中“台账编制”是基础,“资产登记”和“授权运营”是政策约束下的市场行为,而“收益分配”和“交易流通”则是市场行为。试点方案的核心是探索数据资源到资产态的多元价值,包括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丽芳介绍说,在2024年中经社数据资产入表全国行的过程中,数据资产运营研究中心团队发现数据资产管理的三大难点:资产确认难、科学量化难、价值评估难。她认为,这主要源自现行框架下会计准则与数据要素出现适配困难的问题,同时《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缺乏可操作的应用指南,导致市场主体在数据资产确认时对载体理解模糊、在初始计量时缺乏依据、在后续数据资产创新应用中缺乏参考。
为充分回应市场诉求,赵丽芳介绍说,中经社数据资产运营研究中心团队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已初步形成以“一个共识、一个工具链、一个坐标系”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首先,明确资产边界、规则驱动共识。”赵丽芳表示,数据资产一般需要以数据产品(服务)为确认载体,数据产品(服务)的理论分类则需要产学研共同努力,形成以应用指南为核心的配套规则,帮助经营主体建立数据资产共识。
其次,利用AI技术提升计量科学性,实现可用才可计量。赵丽芳还从战略维度和产品维度分别对可用、可计量进行分析。她认为,战略维度要建立起适配业务场景的数据逻辑,要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在产品维度要以高质量语料集和智能体为核心来做产品设计,过程中用技术手段提升计量科学性,同时依托AI技术破解数据孤岛。如何高效开发和利用语料资源,已经成为解锁AI普惠价值的关键。
“最后是建立数据资产价值坐标体系,全面服务一体化数据要素大市场。”赵丽芳表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强调的是协同性而非孤立性,而交易和流通也必将是数据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而数据资产价值坐标体系意味着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有明确的衡量标尺,也意味着全过程管理从数据资产的多元效益层面建立起了共识,但该项工作任重道远,目前尚处起步阶段,需要全市场团结一致、充满信心、并敬畏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赵丽芳表示,一年来,中经社数据资产运营研究中心团队躬身入局、深耕一线,抱着赋能千行百业的美好心愿,借着上通下达的智库优势和纵横协同的运营优势,奔赴数据资产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前沿阵地。在生态合作伙伴全方位、有效支持下,团队形成了包括专业期刊文章、智库报告等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未来,团队将继续服务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和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为AI时代的数据资产管理建言献策。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