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18日电 (王媛媛)周五市场低开,随后三大指数震荡反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表现强于主板,沪指收跌止步8连涨。银行股持续走强,上海银行等多股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3276.73点,跌0.11%,成交3803亿元;深证成指报9781.65点,涨0.23%,成交5343亿元;创业板指报1913.97点,涨0.27%,成交2341亿元。
板块方面,房地产、5G、新型城镇化、深海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旅游、乳业、食品、农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热点
盘面上,银行股维持强势,中、农、工、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地产、城镇化概念股集体走强,渝开发等多股涨停。5G概念股表现活跃,通宇通讯等涨停。下跌方面,大消费股集体调整,贝因美等多股涨停。
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周五市场震荡运行,太赫兹板块涨幅居前。二季度将是验证市场底与经济底共振的关键窗口,投资者需在乐观中保留一份清醒。未来的核心观察点,或在于重要会议能否释放超预期宽松信号,以及中美关税博弈是否出现阶段性缓和契机。具体投资方向上,中线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华泰证券:资产配置方面,关税博弈进入新阶段,由急转缓,能见度略有提升。黄金作为中长期高胜率资产仍具稀缺性,依托赔率交易反转性机会仍是多数资产的应对思路。
中信证券:从短中期看,寿险公司供给侧正显著出清,头部公司回归各自本位,差异化特征有望贡献阿尔法。从保险板块维度看,目前已经具备慢牛特征,建议中长期布局。长期看,2025年是寿险公司商业模式从自营转向资管的开始,分红险占比提高初见成效,预计未来1—3年估值体系可能从PB回归PEV;同时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应该考虑CPI为2%左右的可能。
消息面上
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
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利润总额6462.7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1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实现了“开门红”。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与其他企业合作。加快攻克“卡脖子”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抓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9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4月18日对外发布。一系列举措围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等4方面展开,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家政服务企业拓展专业深度保洁、室内空气治理、营养咨询等新兴服务领域,加强与装修、家居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以社区网点为依托,发掘“微需求”,提供“微服务”,满足消费者共享保洁、烹饪、接送等家政服务需求。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推动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家政服务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常态化、多元化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机制,营造良好行业发展环境。
国务院国资委:聚焦“两重”“两新”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4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不放松,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要抢抓政策机遇巩固发展势头,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聚焦“两重”“两新”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持续抓好降本增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质量,强化内外部协同,深化与其他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