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华解读】一季度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观察:全球经济挑战加剧 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化以应对冲击

新华财经 2025-04-14 11:09

  新华财经北京4月14日电(记者翟卓)开年以来,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路径分化,期间虽然加息、降息与利率持稳同在,但谨慎和观望也逐渐成为共同的关键词。

  回顾一季度,发达经济体中,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欧元区继续降息步伐,日本央行则仍处加息周期;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印度、印尼等纷纷跟随降息以刺激经济,俄罗斯、巴西等国则因通胀压力较大而维持或收紧货币政策。

  步入二季度,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印度、新西兰及菲律宾央行已率先降息应对冲击,美联储也多次喊话安抚市场情绪,业内预计,全球通胀或面临较大上行压力,主要央行或将加快降息节奏、同时力度也可能提升。

  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 美欧日货币政策路径分化

  一季度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路径分化,但也基本符合预期。

  如在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失业率保持低位,但通胀持续高于目标水平等背景下,美联储先后于1月、3月两度“按兵不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并明确无需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因为当前的不确定性异常高涨。

  在延长对利率观望态势的同时,美联储还上调了对未来通胀的预测,并下调了对年内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展望。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利率持稳表示不满,多次公开呼吁或敦促美联储降息以应对关税影响。

336509757412306945.png

  欧元区则如期延续降息。鉴于通胀正逐步回归目标水平,而经济增长前景仍较疲软,欧洲央行相继于1月30日、3月6日两度下调三大关键利率,降幅合计达50个基点,至此自去年6月开启宽松周期以来,欧央行已完成六次降息。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强调,欧洲央行正面临“异常高”的不确定性,包括美国增加关税政策、德国加大财政刺激以及气候问题等都可能放大通胀波动。分析认为,未来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空间或逐步收窄,利率政策或更难抉择。

  同在欧洲,虽然英国央行在控通胀和促经济之间显得左右为难,但最终还是冒着通胀风险于2月6日降息,延续了去年8月以来每季度降息25个基点的步伐。不过在外部关税冲击及内部秋季财政预算导致企业信心大幅下降等影响下,英国的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对此举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并不乐观。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一季度,新西兰央行及加拿大央行也分别降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调降至3.75%、2.75%;澳大利亚央行、韩国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则分别降息25个基点,现行利率报4.1%、2.75%、2.25%、0.25%。

  不过日本央行则继续保持货币紧缩政策,于1月24日宣布将目标政策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0%,为自去年3月结束负利率政策以来的第三次加息,也使其政策利率达到17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在随后的3月议息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张正阳表示,在1月实施加息后,日本央行正面临更复杂的政策环境,外部美日贸易摩擦已实质性升级,内部经济也陷入“不良通胀”与消费停滞困境,未来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并非坦途,或呈现“小步慢走”特征。

  多家新兴市场央行降息提振经济 通胀高企巴西央行继续逆势加息

  一季度,新兴市场货币政策路径也出现分化,部分国家选择跟随主要经济体的步伐实施降息以刺激经济,俄罗斯、巴西等国则因通胀压力较大选择维持或收紧货币政策。

  具体来看,降息国家中,一季度土耳其央行、阿根廷央行、墨西哥央行的降幅居前,分别将基准利率下调5个、3个、1个百分点,现行利率报42.5%、29%、9%。

336509759815643137.png

  以土耳其为例,鉴于通胀有所下降,该国央行分别于1月、3月完成两次降息,也是对从去年12月开始的宽松周期的延续。不过鉴于政坛动荡引发市场恐慌,3月19日,土耳其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震荡。

  当日里拉崩盘、股市熔断、国债收益率跳升,土耳其央行虽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也于次日(3月20日)将隔夜利率提高至46%来推高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平均成本,从而助力稳定金融市场。

  此外,南非央行、印度央行、印尼央行、秘鲁央行、泰国央行则分别于一季度降息25个基点以提振经济,现行利率报7.5%、6.25%、5.75%、4.75%、2%,

  其中,印尼央行于1月15日意外宣布降息,尽管彼时印尼卢比兑美元刚刚跌破重要关口16000,该央行仍采取了上述行动,表明印尼央行已将重点转向支持经济增长。此前印尼总统力求把经济增速提高到8%,远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水平。

  不过在考虑到通胀压力等扰动后,也有多国央行选择“按兵不动”,期间俄罗斯、沙特、智利、越南、马来西亚等的基准利率/关键利率均保持不变,分别报21%、5%、5%、4.5%、3%。

  如俄罗斯央行于3月2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1%,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俄央行发布公告称,俄当前通胀压力虽有缓解但依然较大,国内需求增长仍远超商品和服务供应的增长。同时信贷活动增长受到抑制,居民储蓄倾向也仍处高位。

  在经济困局下,巴西央行则继续加息至九年新高。3月19日,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14.25%,为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5次上调。同时巴西央行还明确,5月将继续小幅加息,6月会议则将视通胀情况决定政策方向。

  分析认为,面对超预期的通胀水平、防范资本外流压力及汇率大幅波动风险,此次加息或是巴西央行在多重压力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如虽然此前巴西当局已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但美国的关税政策仍带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与本土融资环境收紧的双重压力。

  关税冲击致汇市剧烈震荡 更多央行或加快降息节奏

  进入4月,美国掀起关税风暴,外汇市场剧烈震荡,期间美元遭遇持续抛售,日元、欧元和瑞士法郎等则作为避险货币走高。

  截至4月11日,月内美元指数已累跌约4%,最低触及99.31,为自2023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100;日元兑美元、欧元兑美元、瑞郎兑美元则分别涨约4.51%、5.06%、8.49%。

  同期美股上演“过山车”行情、美债收益率飙升,风雨飘摇之际美联储喊话安抚市场情绪。如美国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政策已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仍然全力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到2%。

  另外还有多位美联储官员发声,强调控制通胀是首要任务,警惕关税可能引发持久性价格压力,在市场加大对其降息的押注之际,上述表态或暗示短期内美联储不急于降息。

  中信证券海外研究分析师韦昕澄指出,年内美国总体CPI同比或难再明显低于3月的2.4%,年初以来各项关税措施或累计提升PCE平减指数约1.2%。目前市场对美国“滞”的定价较为充分、对“胀”的定价偏少,美联储年内或最多降息两次。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美国强推“对等关税”,全球通胀或面临较大上行压力,境外主要央行预计会进一步加快降息节奏。

  如为抵御关税冲击,已有三国央行降息。4月9日-10日,印度、新西兰及菲律宾央行已相继将基准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6%、3.5%,且均提及,随着关税政策的效果更加清晰或为了提振经济,未来还有空间进一步降低利率。

  4月17日,欧洲央行即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市场对其降息25个基点已有较为一致预期。如鉴于经济增长走软和通胀前景下降,高盛在11日发布的报告中写道,预计欧洲央行将在4月、6月、7月和9月各降息25个基点。

  展望二季度,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关税政策及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将使美联储降息步伐更为谨慎,美联储年内或进行两次降息;欧洲央行预计在6月底前再降息两次,将存款利率下调50个基点以支撑经济,未来降息规模和步伐更加谨慎。

  中国银行研究院还提到,若日本未来在实现2%通胀目标、薪资稳健增长及国内需求方面取得持续进展,日本央行或将继续提高利率。此外二季度是全球诸多重大政策与事件的调整变革期,汇率波动将显著增大,建议警惕套利交易的快速反转。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