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闫鹏)近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8家券商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7家预告“预增”、1家预告“略增”,国泰海通、东吴证券、华安证券预计归母净利润上限同比增幅超过100%。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板块2025年一季度业绩底部回升趋势明确,主要系经纪业务受益于市场交投回暖。叠加证券公司近期回购增持增多,券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提升。
一季度券商业绩普遍预喜
4月10日晚间,上市券商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中金公司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8亿元至21.06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进成本管控措施,财富管理、股票业务等业务条线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这是中金公司在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下滑的背景下给出的最新业绩预告。3月29日,中金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13.3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1%;归母净利润为56.9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0%。
值得一提的是,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在完成会计并表后,国泰海通首次正式对外披露业绩。根据公告,国泰海通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同比增加350%至400%。
国泰海通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负商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财富管理、交易投资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日收盘,已有8家券商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全部“预喜”。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有6家券商共同指出,旗下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带动整体业绩增长。此外,还有部分券商的机构服务、投资银行、信用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显著增长。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分析,上市券商一季度业绩预喜,与市场整体成交额放大、市场交易活跃等因素有关。同时,券商行业的盈利能力在提高,通过发力自营业务以及其他创新业务以拓宽自身的盈利空间。相较之下,头部券商的盈利能力更具优势。
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A股账户新开户数量合计747.14万户,较2024年同期的567.1万户增长31.7%。具体看,2025年1月、2月和3月,A股账户新开户数量分别为157万户、283.59万户、306.55万户,环比快速增长。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团队认为,一季度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较高,为全年股市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奠定基础。同时,一季度偏股基金新发1101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量资金充沛;一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额1.77万亿元,同比增加72%,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增长。此外,权益投资和股衍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得到改善。低基数下,预计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左右。
板块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4月9日晚间,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资本发布回购预案,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也披露了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公告。截至目前,证券板块公告股份回购计划或股东增持计划的公司达到7家。
比如,中泰证券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其董事长王洪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3亿元至5亿元,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股东价值。
在回购增持背景下,业内看好券商配置价值,认为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提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研究组组长、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在交投活跃与利率震荡行情下,头部券商业绩确定性将更强,一季度低基数叠加股基交易额放量下,部分头部券商有望实现确定性盈利改善。
“当前市场关注点逐步从远期增长转向与当前盈利更相关的一季度业绩高增长板块,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板块预计将受益投资者偏好的变化。”刘欣琦认为,同时,券商并购重组进程的加速以及AI在投顾等券商场景应用的落地,也将有利于推动以券商等非银板块的估值提升。
从2024年上市券商整体业绩表现看,自营、经纪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中信建投非银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2025年,市场交投持续回暖下,股基交易额、融资余额及权益基金发行有望继续提升,继续提振券商财富管理收入,叠加去年一季度自营投资低基数的影响,行业盈利弹性或会继续释放。当前券商板块兼具估值安全边际与政策催化预期,建议持续关注。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