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10日电(王春霞)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3月CPI环比季节性下行,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带动,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对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价格带来支撑。”东方金诚王青表示,在春节错期效应导致年两个月数据大幅颠簸之后,3月CPI同比更能体现当前整体物价稳中偏弱状况。
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下降0.1%,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5个百分点。
“3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油价下行以及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等因素影响,CPI同比下降主要与春节错位影响消退有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核心CPI明显回升,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一些积极变化。数据显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此外,3月CPI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油价下行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认为,一是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总体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4%,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六成。二是旅游淡季出行人数减少,出行类价格有所下降。其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1.5%和5.9%,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三是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3.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董莉娟指出,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5%,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PPI方面,数据显示,3月份,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
“3月PPI 环比、同比跌幅扩大,主因国际原油价格总体继续下跌并逐步传导至国内相关行业,国内需求偏弱拖累下,煤炭、钢铁等工业品价格亦有所下行,另外,终端消费不足导致生活资料价格跌幅也有所加深。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扩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王青认为。
董莉娟认为,PPI环比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行。二是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三是部分原材料行业价格下行。
展望后续,温彬指出,下一阶段,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其一,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其二,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部署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及17项具体措施,有助于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其三,由于国内市场的多样性和强大的供应链,总体价格或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
王青认为,4月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部分出口转内销需求可能会对物价形成一定下行压力。不过,预计新一轮增量政策将会出台,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PPI方面,外需放缓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预计4月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