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纽约4月6日电(刘亚南、秦铭蔚)中餐随华人进入美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但中餐在很长时间给美国主流消费者的印象偏于低端,给中国人的印象则太多迎合老外口味。
不过,随着中国移民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加和中美商业和民间交往变得密切,更为切合中国人口味的新式中餐在美国快速发展。新式中餐在改变美国人的印象的同时也广受欢迎,更加规模的新式中餐树立不少交口称赞的品牌,一些企业走上连锁加盟和上市之路。
在日前举行的2025第七届中美餐饮食品行业峰会 ——纽约站会议上,数十家中餐相关品牌展示了涵盖整个产业链的产品和服务,
行业领袖、投资人、品牌方和供应链企业济济一堂,如何打入主流供应链,如何借助跨文化和多渠道营销推动品牌成长,如何借助资本力量和特许加盟等方式扩大规模是业内人士的主要关注点。
图为3月25日行人从曼哈顿中城一家中餐馆门口走过。(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多方位推动行业创新
展厅内,奶茶、川菜、小笼包等中国美食让参观者眼花缭乱,不少品牌踊跃分享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开拓北美市场的有效策略。
小笼包品牌逸品汤包(Supreme Dumplings) 将热腾腾的小笼包带到了现场供参会者品尝。小笼包现场蒸制,十分钟即可出锅一笼,效率十足。逸品汤包在美国华盛顿州拥有两家线下餐厅,同时提供冷冻速食产品以满足更广泛的客户需求。
该品牌创始人丁懿辰 (Brandon Ting)此前有在美国开拉面店的经验,花了12年时间开了20家店。逸品汤包是他两年前创立的一个年轻品牌,从一家不到140平米小型门店开始,年营业额已经超过300万美元。
丁懿辰表示,由于美国人口市场欠缺,加上餐饮行业本身人员流动大,难以培养出一支稳定团队来手工制作小笼包。因此,为了把握品控,逸品汤包使用机器制作冷冻小笼包。机器出品口味稳定,皮薄且汁水丰富,在网络上受到了广泛好评,还吸引了许多网红打卡和媒体采访。目前,在华盛顿州两家线下门店的基础上,今年逸品汤包已经在包括旧金山、休斯敦等城市新签了12家合伙式连锁店,扩大市场的势头正盛。
“我们做的是预制菜,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把预制菜做得很好吃,“ 丁懿辰说。
miMap是一家领先的智能茶饮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了主要面向餐厅和超市的自动奶茶机,可一键制作包括奶茶、柠檬水、果茶、咖啡等在内的 23种流行饮品,每天出品量可达数千杯,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目前,miMap的合作商家包括美国知名中餐厅马路边边、渔人码头、山城码头等。
图为3月21日miMap工作人员在2025 第七届中美餐饮食品行业峰会 ----纽约站期间用自动奶茶机为参观者提供体验饮品。(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miMap表示,饮料往往是一家餐厅菜单上利润最高的商品之一,利润率可高达60%,饮品收入可以占据餐厅总收入的20%以上。使用自动化一键出品的奶茶机可以让没有任何饮品经验的餐厅经营者快速上手,将丰富多样的饮品加入到菜单中。
奶茶行业在美国餐饮界蓬勃发展,反映出消费者对中式饮品的兴趣日益浓厚。
自动化技术也应用于食品配送。食品科技公司Clipp为向餐厅供货的食品批发商提供一款由AI技术驱动的应用程序。对于需要向多家餐厅提供配送服务的批发商,Clipp的软件会自动计算最佳路线并提供货运跟踪管理,从而减少食品批发商的人工成本。
Clipp的软件还可以自动识别电话订单的内容,总结订单内容、要求等,软件可以识别中英双语,准确率达90%以上,大大减少了批发商的人工成本。
为了进一步融入美国市场,美国中餐品牌也在调整产品以适应美国人的口味。
知名调料品牌李锦记北美分公司行政主厨Fred Wang举例到,同样是辣这一口味,中国人许多喜欢麻辣,美国人则更喜欢酸辣、甜辣、香辣。李锦记在调整酱料口味时,就会把这些口味差异考虑进去,调配出更适合美国本土口味的产品。
中餐仍具发展潜力
中美餐饮食品行业峰会创始人Cosmo Hu表示,亚洲餐饮在美国市场是呈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的6月,亚洲餐厅在美国的餐饮的市场中的占比12.6%。其中,中餐占亚洲餐厅的比例大概为37%,日餐占比大概为27%。
Cosmo Hu说,中餐在美国的覆盖面是非常的广泛,遍布了全美所有的州,覆盖了大概70%的县。不过,中餐的市场太分散,供应链非常的滞后,主流市场对整个中餐甚至亚餐的认知度其实都是非常有限。
北美领先的智能餐饮科技管理公司MenuSifu的首席执行官李宇说,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期间,“洛阳大叔”的肉夹馍餐车受到不同族裔学生追捧。这表明,“美食是可以穿透文化和族裔屏障。”
李宇表示,在未来,自动化加工设备、自主化点餐流程和社交化营销策略都是奶茶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奶茶的标准化和制作效率会不断提高,口味也会更丰富、更具差异化。
李宇表示,中餐在美国已经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中餐厅从1950年的约4500家到现在超过40000家,扩充了将近十倍。丰富多样的新中餐品类可以继续推动中餐在美国餐饮界的良性发展,让更多美国人爱上中国味道。
图为3月25日曼哈顿中城一家中餐馆的服务员为食客提供服务。(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李宇认为,美国4万多家中餐馆规模意味着已经不需要去教育这个市场,中餐企业只需要管理好自己出品、运营和品牌,然后快速复制,就可以快速壮大。现在的中餐市场仍然有机会,以10%-20%这一非常保守的连锁率计算,美国中餐市场至少还能孕育两家上市公司。
记者注意到,融合了韩式烤肉和火锅的KPot在过去3年开设约100家门店,充分展现了连锁中餐的成长潜力。
李宇举例说,美国奶茶店数量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25年美国奶茶店数量已经超过7500家,奶茶已经达到了行业发展的拐点。他预计,美国奶茶店数量最终将在30年代初达到4万至5万家,其中至少又会出现3至5家上市公司。
李宇说,奶茶再向不断丰富成分和走极简化两个方向发展。他认为,使用奶茶机将是行业发展方向,这可以让出品速度能够提高6~10倍,并让出错率大幅下降。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