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1日电(记者吴丛司)新华财经日前获悉,光大银行在科技金融组织体系方面的工作已开始部署,首先在总行设立金融科技领导小组,其次在全行选出了16家做科技金融的重点分行,覆盖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科技资源富集的战略区域,同时选取了100家支行做科技金融的特色机构。
“在科技金融方面,我们已经拟定了科技金融2.0工作方案,正在抓紧推进的过程中。”光大银行行长郝成说。
新华财经注意到,光大银行去年科技、绿色贷款增幅均超过40%。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7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2.1%;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增长45.5%;绿色贷款余额44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0%。
光大银行副行长刘彦表示,在2025年对公信贷中,该行将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制造业、民营、涉农等领域的信贷支持,今年的信贷增量将占对公信贷增量计划的70%以上。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金融供给,完善对重点科技企业创新主体的‘股、贷、债、托、私’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服务方案。”刘彦说。
具体来讲,一是强化“股”的配置,积极参与优质科技企业的增资扩股和并购业务;二是做好“贷”的配套,在线上化产品研发和迭代升级方面发力;三是紧抓“债”的机遇,做好对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的增量投资资金供给;四是推动“投资+托管”的合作模式,五是为科技型企业和员工定制包括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个人权益等服务。
为更好地支撑科技金融业务,光大银行已经在业内率先组建了模型师团队,以加快大模型的建设和应用。
“建立并实施了包含培训、资格考试、聘任、授权使用等全流程的人才培养机制,确立了从初级到专家五个等级的模型师人才体系队伍建设,满足不同层面的模型工作的要求,这在同业中是为数不多的。”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光大银行2024年已经投产了自研模型管理平台,使得模型可以全行统一管理,统一部署。“这个能力意义重大。未来可以将营销模型、风险模型、运营模型放在一个平台,同时为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模型的支持,大大提高模型支持业务运营的效率。”杨兵兵表示。
在此基础上,光大银行已经着手开展“态势感知、任务执行、深度思考与交互服务”四类智能体研发工作。杨兵兵表示,除了落地了常见的智能客服、业务报告、代码辅助编写等功能,光大银行还建设了“问数”智能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一线员工随时随地了解相关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