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香港3月30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海洋公园现在已成为除内地以外饲养最多大熊猫的地方,目前居港的大熊猫家族已有六名成员。本月22日起,大熊猫龙凤胎姐弟将与妈妈合体见面,引发新一轮热潮。
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商界近期也持续推出各种活动,在推动经济增长外,“熊猫经济”也期待为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带来新生机。
熊猫家族壮大吸引海内外游客打卡
香港与大熊猫结缘于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中央政府决定向香港赠送第一对大熊猫“安安”和“佳佳”,它们在1999年正式与香港人见面。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中央政府向香港赠送第二对大熊猫“盈盈”和“乐乐”,时至今日,它们已经在香港生活了近20年。
2024年是香港特区成立27周年,中央政府再次向香港赠送第三对大熊猫“安安”和“可可”。随着它们正式到港,外加盈盈与乐乐在去年8月诞下的龙凤胎“家姐(姐姐)”和“细佬(弟弟)”,目前居港的六只大熊猫组成了强大的熊猫家族。
图为香港海洋公园“大熊猫之旅”展馆的大熊猫龙凤胎姐弟(林迎楠/摄)
从去年12月,香港最大型熊猫主题展览《PANDA GO!香港游》引爆文旅热度榜,到上月,“港产”大熊猫龙凤胎在海洋公园“大熊猫之旅”展馆首次与公众见面,大熊猫主题依旧火热,持续吸引大量市民前往参观。而从3月22日起,大熊猫龙凤胎“家姐”“细佬”也将首度与妈妈“盈盈”一起在香港海洋公园“大熊猫之旅”展馆与公众见面,且展馆开放时间也延长至下午四点半。
工作日的海洋公园依旧人头攒动,记者看到有许多头戴大熊猫元素发饰、身着大熊猫元素服饰的游客在展馆外有序排队参观。香港本地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趁工作日排队时间短,带小朋友来近距离观看大熊猫,并表示后续还会找机会继续打卡熊猫展馆。
“熊猫旅游”已经被写入香港特区政府最新施政报告。随着特区政府加码投入,大熊猫元素已全面融入香港城市景观,覆盖交通、文旅、商业等领域,在港铁金钟站、香港站、海洋公园站等多个站点都能见到六只大熊猫的踪影。机场快线、高铁及南港岛线的部分列车也变身为大熊猫列车,供访客乘搭“打卡”。
图为维多利亚港中有大熊猫元素的快艇(林迎楠/摄)
大熊猫IP拉动经济增长
海洋公园公司此前公布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财政年度业绩显示,海洋公园总收入同比增长41%至11.81亿港元,总入场人次由236万同比增长33%至314万,两者都创下五年新高。
海洋公园董事局成员梁进表示,大熊猫作为国宝,不仅是保育的重点,也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文化符号。他认为,海洋公园以大熊猫为主题推出特色产品和新IP,是很好的尝试,既能加强公众对大熊猫的关注,也能为香港旅游业和经济注入新活力,希望将来成为连结香港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在海洋公园周边商店里,大熊猫公仔、挂件等创意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小学三年级的许同学精心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大熊猫挂件,将刚买到的挂件挂到自己的书包上,她开心地说到,“大熊猫挂件非常可爱,挂到书包上每天看到它会感到很开心。”
图为大熊猫雕像(林迎楠/摄)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表示,香港要真正发挥熊猫的经济价值,需要制定全面的策略,积极打造“熊猫经济”产业链。根据六只大熊猫的不同特点塑造独特形象,深度挖掘大熊猫的“IP价值”。
图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与“金茶王”联名限量版熊猫奶茶概念图
此前,厂商会为庆祝成立90周年,与“金茶王”联名推出限量版熊猫奶茶,以分享国庆75周年和创会的喜悦,同时庆贺大熊猫的到来。厂商会表示,通过跨界合作,将熊猫元素融入文创、时尚、甚至食品等各种产品和服务中,可以让“国宝”资源发挥到最大化的效用。
“熊猫经济”是一个涵盖文化、教育、科研、环保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厂商会提到,通过深度开发“熊猫IP”,香港有望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熊猫经济”生态系统。这不仅能为香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打造“港风”大熊猫破解“同质化”发展
目前内地“熊猫经济”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有评论指出,香港推行“熊猫经济”可能会遇上“同质化”问题。但与其他国家不同,来港大熊猫是国家“赠予”香港的礼物,它们及其后代可永久留港,这为香港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思路。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香港在熊猫保育方面十分出色,据了解,大熊猫居住的海洋公园曾刷新过两项世界纪录,大熊猫佳佳曾是人类照顾下全球最长寿的大熊猫,而安安也创下人类照顾全球最长寿的雄性大熊猫纪录。有建议提出,可以将熊猫保育工作与STEAM教育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学习,将会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此外,从成都的大熊猫“和花”,到曾在日本的大熊猫“香香”,以及刚从韩国回国的大熊猫“福宝”,都是当今大熊猫界的“顶流明星”,深受当地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有评论认为,香港要打造有“港风”的大熊猫明星,以加深市民及游客对香港“熊猫”的记忆。
图为海洋公园的大熊猫(林迎楠/摄)
香港独特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特质吸引了来自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游客,“熊猫经济”也被看作是香港旅业转型的绝佳切入点,不仅能够吸引沿海地区的游客,更能辐射东南亚及西方客源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华勇认为,香港可以将文创与旅游结合打造“港风”大熊猫,让当地文化与香港大熊猫一同“走出园区、走出国际”,他举例,与业界合作推出熊猫联名产品展区,并与文创咖啡室、餐厅等打造主题限定餐品,外加香港的熊猫主题住宿,全方位打造一站式熊猫主题旅游体验,为香港擦亮“旅游最佳胜地”的招牌。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