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全民化、国际化、加速化——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透露AI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2-23 19:19

新华社上海2月23日电 AI应用破圈,踢球、面试、做家务轻松拿捏;AI企业出海,海外企业和个人客户买买买;AI性能跃升,产品价格与能力飞速迭代……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办,数万名开发者与领军企业聚在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朝着全民化、国际化、加速化三大趋势演进。

破圈!AI触手可及

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一届大会上能感受到AI应用突破专业藩篱,走入寻常百姓家。

展馆内,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自如穿行于人群,手上还牵着机器狗;云深处的工作人员遛着工业级机器犬逛展,机器犬“阿拉斯加”般的威猛体型吸引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人形机器人已突破动作限制,从基础的行走能力跃升至踢球竞技、衣物护理、餐饮制作等精细操作,展现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深度融合。

“我们希望用外骨骼为人赋能,生产家庭用户也能买得起的外骨骼。”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向记者展示了多款外骨骼,例如,看似普通的马甲却能帮人解放双臂,适合高空采摘、居家装修。

318540751137042432.jpg  公众试穿傲鲨智能的机械外骨骼。新华社记者 董雪 摄

人工智能也进入了导游导览、面试招聘等领域。记者注意到,出门问问打造的移动数字人“小问”集接待导览、知识讲解、路线规划于一体。猎聘上线了AI面试官,可以用线上面试完成应聘人员初筛。

国际化 出海势不可挡

由七个关节连接而成的手臂宛如力控精准的“大力士”,其最大负载能力达10千克,重复定位精度突破至0.05毫米。睿尔曼智能科技公司生态运营总监崔豪以“淘金时代卖铲人”作比,早在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初现端倪时,公司便前瞻性布局超轻量仿人机械臂领域。如今公司的一体化关节已出口至美国等全球多个市场,以超50%的市占率领跑行业。

记者采访发现,出海已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共同选择,多品类产品赢得海外市场青睐。

跻身国产大模型“六小虎”的稀宇科技在参展时表示,公司面向海外推出Hailuo AI视频创作平台,获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用户的积极反馈。拥有11个关节的机器人“灵巧手ROHand”也受到海外欢迎,上海傲意科技首席运营官陈瑶表示,灵巧手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提升,助力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表示,刚刚过去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公司带去美国的外骨骼产品被抢购一空,还带回一批新订单。

318540756610609152.jpg  机器人踢足球。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值得关注的是,日益完备的“数字新基建”正为国产人工智能的全球化进程注入强劲动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由其联合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发布的“万卷·丝路”多语种预训练语料库,已开源涵盖泰语、俄语、阿拉伯语、韩语、越南语等五个语种的数据资源,覆盖对象国的生活、百科、文化等七大核心领域,为多语言大模型训练构筑数据基座。

加速化 性能与价格飞速迭代

“快”,是受访者描绘国产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态势的高频词。记者采访发现,这场产业“加速度”由双重引擎驱动——技术创新端快速跃迁,产品迭代周期不断压缩;商业应用端实现普惠突破,技术门槛与市场价格同步下探。

在斩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AI蛋白质设计领域,参展企业途深智合展现出创新速度:用一年多时间设计了全新的蛋白质设计大模型,还将在几个月后推出海外版。“我们从数万亿量级的数据中过滤出500亿高质量多模态文本标记用于预训练,大模型能实现蛋白质文献理解、蛋白质性质、功能预测和蛋白质设计等功能,支持自然语言对话模式。”途深智合首席运营官于亚澎说。

面向消费端的人工智能应用迭代更加迅猛,以月为单位推出新模型、新设备成为常态。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揭秘:依托国内成熟的产业链,搭建一台人形机器人的速度大幅提升,公司新款产品一个月前还没有腿,现在已经能站起来了。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现场,技术普惠趋势尤为显著——四足机器狗价格降至万元以下,机械外骨骼售价下探至2万元区间,科研大模型成本更是降至千元量级。这种“高性能+低门槛”的产业特征,正形成“应用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

展馆内涌动的人潮同样引人注目:既有自发前来的科技爱好者,也不乏组团观摩的在校学生,正在同济大学智能建造专业读大三的彭博也是其中一员。正如他所说:“AI进化速度远超想象,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才能触摸未来。”(记者:董雪 龚雯 程思琪 于帅帅)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