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访|对等关税一旦实施将使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空前挑战——访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

新华社 2025-02-18 01:50

新华财经日内瓦2月17日电(记者焦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美国提出对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政策或导致全球范围的全面贸易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使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空前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此前,特朗普已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对此,梁国勇表示,如果说两国之间贸易战的影响是局部的,那么对等关税涉及的贸易伙伴范围则非常广泛。同时,由于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税落差较大,所以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受对等关税的影响更大。

梁国勇介绍,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货物减让表”规定了一个成员国可以向其他成员国实施的最高关税。同时,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一个成员国应向其他成员国提供同等待遇,不能歧视性地对一国施加额外关税或数量限制。因此,美国的关税举措势必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受到质疑和挑战,并可能导致报复措施,从而引发贸易战。

梁国勇说,贸易战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加征关税会使出口方的产业和企业受到冲击,经营和业绩受损,也会使进口方的消费者受到影响,不得不因此支付更高价格。从宏观层面看,大规模贸易战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显著提升,可能推升通货膨胀,使经济面临不稳定。从国际维度看,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将使第三方受益,从而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情况。

梁国勇指出,美近期关税措施背后的动机主要有四个层面:第一,直接经济目标,减少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第二,间接经济目标,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第三,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资金缺口;第四,把关税举措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之外的目的。

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1日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然而两天后(2月3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两国加征关税30天,以换取两国承诺加强边境安全和打击毒品走私。

梁国勇认为,美国此次提出的对等关税是否最终实施,具体要看美决策者对利弊得失的权衡。以对等关税作为普遍施压手段能否针对特定经济体达到相应目的,也是决定关税是否实施的主要因素。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