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促改革”“求创新”“助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赋能银行间债券市场——专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卢向前

新华财经 2024-12-30 14:10

新华财经北京12月30日电(王菁)作为银行间市场的“组织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1994年在市场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三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的主平台和定价中心,市场规模、有效性显著提升。

临近年末,新华财经邀请多位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负责人参与访谈,分享这一年以来各自业务领域的发展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最新动态参考。

日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卢向前在接受专访时指出,“交易中心一直致力于当好银行间市场‘组织者’,为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宏观政策传导等重要领域做好服务。其中,在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投融资效率、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加强一二级市场联动等方面,今年又实现了不少重要突破,我们也希望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践行基础设施使命担当,赋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发行“降成本”投资“促效率” 银行间债市全链条运行更加“丝滑”

银行间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绝对主力”,无论是一级市场发行还是二级市场交易,各个链条和环节的运转情况,都关乎着金融市场庞大的体量和群体。近年来,依托于角色定位优势,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逐渐打造了线上化、标准化、规范透明的债券一级发行全流程业务,其中外汇交易中心即是相关领域先行者。

数据显示,2024年交易中心共计线上化发行同业存单、金融债券等各类品种近30万亿元,达成承分销交易超过10万亿元。卢向前表示,“交易中心发行服务包括线上发行与承分销服务,其中承分销明细还与上海清算所进行了对接,实现了一级市场直通式结算,真正实现了债券发行业务全生命周期从询价路演、簿记发行到分销结算环节的一站式线上化自动化流程。今年,我们的发行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延伸至柜台债市场,发行方式也扩展至簿记、招标、报价发行。”

对此,卢向前举例称,“交易中心此前会同国开行创新开展了以DR007滚动计息的浮息债报价发行,这一品种有助于提高利率由短及长的传导效率,丰富债券市场投资工具,也有效落实了人民银行关于更好发挥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作用的要求。”

另据新华财经了解,外汇交易中心今年还支持了进出口行首次报价发行柜台债、农发行首次报价发行浮息债,其服务发行的债券类型也愈加丰富,包括普通金融债、资本债、绿色金融债、小微金融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工具、金融租赁公司金融债、熊猫债、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债、汽车金融公司金融债......

而在银行间市场投资领域,外汇交易中心创新推出的债券篮子交易业务,深得市场参与者好评。在此机制下,外汇交易中心组织做市商根据市场需求创设挂钩指数、投资策略的债券篮子,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交易效率与灵活性,也顺应了全球债券市场对于指数化投资的大趋势。

“上线一年多以来,债券篮子交易较为活跃,超过200家投资者参与,包括各类银行、券商、基金、理财等资管产品,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卢向前表示,截至今年年末的成交规模已经超过6000亿元,篮子类型覆盖各期限利率债、主题信用债、区域优选地方债、同业存单、新质生产力、绿债、科创债、商金债、浮息债、永续债、熊猫债、产业债、国债期货可交割券、一二级联动等各类主题。

在卢向前看来,债券篮子业务便利了投资者开展投资管理,促进了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配置中国债券,引导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策略交易,也进一步拓展了信用债投资广度。截至目前,篮子创设机构从募集资金投向和发债主体两个维度出发选择成分券,创设了一批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债券篮子,如绿债篮子、乡村振兴篮子、科创篮子、惠农篮子、一带一路篮子等,便利投资者配置和交易主题债券组合,助力做市机构和投资机构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还探索将债券篮子业务与试行的区域做市相结合。对此,卢向前解释称,“做市商基于对本区域发债主体的信评能力和持仓储备,通过打造区域性地方债或信用债篮子,充分发挥做市商在本区域的影响力,为区域内中小机构及区域外有相关配置需求的投资者提供策略支持和活跃报价,进一步提升了非活跃债券的流动性,推动银行间市场投资者分散配置各区域债券。”

交易“更便利”规则“愈统一” 银行间债市对外开放走向“纵深”

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金融基础设施立足本土、响应国际,通过简化入市流程、扩展投资范围、强化资金管理、取消投资额度限制、优化交易流程及配套服务等形式,不断完善境外机构准入机制、降低投资成本,为投资者提供安全便捷的交易通道。

整体来看,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是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开创性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开放。其中,备受业内称道的便是债券通的平稳运行和持续优化。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债券通渠道下共832家境外机构入市,占入市境外机构数的72%,覆盖近40个司法管辖区,类型包括了资产管理公司、主权财富基金、银行、证券公司、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慈善基金等各类机构。

2024年以来,债券通交易量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1至11月,债券通交易量近9.7万亿元人民币,占境外机构交易占比的54%,年度日均交易42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是2017年上线之初的二十倍,七年来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3%。债券通下境外机构的投资标的仍以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为主,2024年前11个月的交易占比分别为47%、33%、19%。”卢向前介绍称。

同时, “北向互换通”已上线一年半有余,今年5月还迎来了重要优化,外汇交易中心彼时推出了IMM合约、含前端费历史起息合约和配套的合约压缩等功能。“今年的优化措施进一步贴合了境外市场的交易习惯,满足了不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交易和风险管理需求,为提升银行间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交易活跃度和深度创造了条件,”卢向前还进一步透露,截至11月底,共有7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20家境内报价商持续提供交易报价,累计成交名义本金约3.3万亿。

此外,以“共同”促“共通”,亦是促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

“绿色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是界定‘什么活动是绿的’,”卢向前指出,不同国家绿色标准有所不同,给绿色资金跨境流动造成了一定困难。自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发布以后,交易中心对其的应用是对银行间绿色债券进行CGT贴标,截至目前已累计贴标352只,接近5000亿元。可以说,这些债券同时符合中欧的绿色目录,更满足境外绿债投资需求。

“除了贴标工作,我们也深度参与了国际可持续金融合作平台(IPSF)CGT二期专家组工作,持续推升国际绿债标准的可比性和兼容性。一方面将中欧共同分类目录覆盖内容扩展至气候减缓、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等五大类环境目标类别,经济活动从72项扩展到96项;另一方面将中欧双边共同分类目录扩展至中国、欧盟和新加坡《多边共同分类目录》,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分类目录的可比性和互操作性。”卢向前补充道。

对标更高水平的开放要求,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距离金融强国目标尚有提升空间。卢向前指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同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银行间市场的使命担当;推动更多金融细分领域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融合,也是基础设施的重要责任。交易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满足境外机构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和认可,服务构建高水平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格局。”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