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 杨溢仁)千年传承的怀仁陶瓷窑、独树一帜的羽毛镶嵌技艺、精致华丽的乌拉特刺绣、历史悠久的传统香品制作……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类非遗技艺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诸多贸易商和观展者驻足停留。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消费趋势的多样化,非遗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遗传承焕发新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当前,非遗有多火?
有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各视频平台上的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了36%,平均每天有5.3万场非遗直播,获得打赏收入的非遗主播人数年增长25.63%,共有1379万名网友在平台上分享非遗体验,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了328%。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消费报告(2023)》亦显示,近年来,非遗消费呈现出了总体增长趋势,非遗消费圈正在形成。根据淘宝天猫平台公布的数据,2023年,非遗相关产品的年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3.2亿元,同比增长37.7%。从消费角度看,2023年在淘天平台购买过非遗相关产品的消费者达到2.49亿人次,同比增长11.7%;从供给角度看,2023年淘天平台上非遗商家数量达到3.6万家,同比增长17.6%。
2024年前三季度,以非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2023年增长了168%,与非遗主题相关的团购订单量同比提升了245%。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记者置身于人潮涌动的非遗展台前,同样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焕发的勃勃生机。
11月7日,羽毛镶嵌技艺非遗传承人指导记者体验饰品制作。记者杨溢仁摄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手工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刺绣、陶瓷、剪纸、泥塑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提升,传统手工艺市场逐渐兴起。手工艺人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文旅项目等渠道,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产品。
记者在进博会现场亦发现,采用非遗技艺制作的发簪、胸针、折扇、手包、香囊等琳琅满目的展品获得了各年龄层客群的广泛青睐。
作为第七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的策展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静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最开始看展品,看大师的作品,到今年迎接八方来客,将非遗技艺融入生活和各类运用场景,我们希望从打开玻璃罩开始,让非遗可触、可摸、可体验,让大家沉浸式地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独具匠心 非遗技艺惊艳进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进博会上,以非遗技艺制作的各类展品可谓遍地开花。
走进坐落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二楼的内蒙古馆,一整面非遗文创墙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其中,以乌拉特刺绣为代表的非遗作品更是让参观者眼前一亮。
11月7日,第七届进博会上的内蒙古乌拉特刺绣手工艺饰品。记者 杨溢仁摄
“乌拉特刺绣在图案设计上别具匠心,以夸张而高度概括的表现方式,展示了自然界花草等元素的神韵。这次带来的作品以巴达玛花为核心纹样,‘巴达玛花’学名‘蒙古扁桃’,因其能在恶劣环境中蓬勃生长、旺盛绽放,不仅在外形上寓意坚韧与茁壮,同时也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乌拉特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娜仁高娃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把传统的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近十年来,个人也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让年轻一代接受、关注,并喜欢上乌拉特刺绣。我们希望用这些作品,为大家讲述内蒙古的文化故事。”
11月7日,第七届进博会上的内蒙古非遗文创作品。记者 杨溢仁摄
谈及如何更好地助力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将非遗项目与文创等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相关产品的销售、开发,为非遗传承注入经济活力势在必行。
事实上,本次参展的诸多非遗工艺产品已然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通过各类电商平台,消费者可以实现“一键购入”的自由。让“旧”范式加载“新”形式,以“新”消费带动“老”手艺,电商平台无疑解锁了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多措并举 打通消费良性循环
毋庸置疑,非遗具有显著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唯有把非遗的经济价值激活,方能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的队伍中来,让非遗的多重价值得到充分显现和不断放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未来可由以下方面着手,打通非遗消费的良性循环。
首先,更加注重创新和研发仍是重中之重,应结合现代消费客群的需求,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个性化和市场潜力的非遗产品。通过跨界合作与融合,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时尚潮流相结合,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的产品。
其次,建议地方政府帮忙搭台,以传统工艺为重点,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的高校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帮助传承人提升技艺、学识、创新创造能力;认识市场、进行品牌设计及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
再者,是用好市场工具。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体现市场价值,提高使用价值”,而“赛博非遗”提供了这样一种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受益的范式,这将使得非遗保护变得可持续。所谓“赛博非遗”,即由非遗传承者、非遗从业者、非遗爱好者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共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中,多主体协同讲述“保护传统,解决传承;活化非遗、富裕大众”的传统文化故事。揆诸现实,已成为全民文化消费与信息接受重要介质的短视频和直播,就是非遗的天然传播场。
总而言之,随着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非遗项目的传播和推广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在我国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就有1557项。非遗消费是非遗保护走向未来的重要路径,也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方式。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