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高端访谈】把握新兴产业机遇 继续加大对中投资力度 ——专访TÜV莱茵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汪如顺

新华财经 2024-05-23 10:48

新华财经广州5月23日电(记者孟盈如)日前,德国莱茵TÜV(以下简称“TÜV莱茵”)广东公司新能源部件检测中心开业庆典在广州举行。该中心全面启动,意味着TÜV莱茵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为外贸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相关组件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实力。这也是TÜV莱茵在大中华区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测试容量最高的实验室。

TÜV莱茵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汪如顺接受记者专访时:“TÜV莱茵对中国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充满信心。TÜV莱茵将持续加大在与可持续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设施、信息安全、光储充技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5G及物联网、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前沿领域的投资力度;并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有机结合内外部增长战略,不断优化中国市场的服务网络实验室布局,为企业技术创新赋能、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218098637530968065.jpgTÜV莱茵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汪如顺。(TÜV莱茵供图)

坚定加码中国市场投资力度

TÜV莱茵深耕中国市场近4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陪伴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汪如顺介绍,TÜV莱茵亲历了中国跃升为全球最大贸易出口国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进程中,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精准的专业服务,助制造商控制研发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从而助力“中国制造” 品质跃升,助推“中国智造”从新兴领域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评定,帮助消费者甄别优质产品,节省了选品时间,提升了消费体验,加强了消费者对优质“中国制造”的信任。

稳定的政策支持和公平的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外资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外资准入政策的不断优化,TÜV莱茵在中国的业务得以长足发展。目前,TÜV莱茵在中国28个主要城市和区域建立了稳固的业务网络,设有38个分支机构,131个实验室,以及一支超过4500人的专业团队,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年来,TÜV莱茵已累计服务超过30万家本地企业,助力“中国制造”顺利出口海外,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中发挥了桥梁纽带的关键作用。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外资企业调整了在华业务布局,但这并未动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其深厚的市场潜力和稳健的产业结构使其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不可或缺。”汪如顺认为,包“双碳”目标在内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实行本土化策略 聚焦国际化市场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升,汽车、新能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不断新,推动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检测检验服务业统计简报》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有检验检测机构52769 家,从业人员154.16万人。越来越多企业和专业人员进入检测行业,必然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为提升行业的规范化程度、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和地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各类法规出台实施,促使不合格企业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大型检测机构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整合,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深耕中国市场数十年,TÜV莱茵深刻认识到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性。TÜV莱茵从人才培养着手,在中国大力实施本土化人才战略,不仅对基层员工进行深度培训,同时注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地化培养,以更好地融入本地市场,提供贴合当地需求的服务。同时,TÜV莱茵通过投资并购策略,不断优化本土检测能力,凸显对本土市场长期发展的深思熟虑和战略定位。在本土化进程中的灵活策略,使得TÜV莱茵服务更具针对性,保持市场竞争力。

“本土检测认证公司国际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紧跟全球化步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了实现国际化目标,他们积极推动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汪如顺表示,TÜV莱茵凭借多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经验,本土检测认证公司、地方实验室保持紧密合作。“一方面TÜV莱茵的市场反应速度更快,服务更灵活;另一方面,本土检测认证公司也在合作中成长,提升了对标准解读、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把握新兴产业机遇

面对新兴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如新能源车及配套设施、氢能、自动驾驶、汽车芯片、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TÜV莱茵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构建了前瞻性的服务体系和检测能力,以满足各重点产业客户持续升级的技术服务需求。

技术创新和新兴行业的崛起为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无损检测、远程监测等前沿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各个国家和组织都在努力减少碳排放,低碳可持无疑是近两年关注度最高、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汪如顺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特别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它们不仅是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有力解决方案,而且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从检测认证行业的视角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海外扩张趋势日益明朗。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锂电池及光伏产品的出口额去年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高达29.9%,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TÜV莱茵在2023年及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亮眼,尤其是在能源领域碳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充分印证了新能源产业出口市场的强劲需求与增长势头。

以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例。目前,广东该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发展前景广阔。TÜV莱茵新落成的新能源部件检测中心,旨在为大湾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新能源部件生产商提供专业、严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汪如顺介绍,新能源部件检测中心的落成,下半年大湾区(深圳)运营中心的启用,都标志着TÜV莱茵在中国关键区域布局的深化。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