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9日电 中经社经济分析报告编辑部19日发布智库报告《河北积极推进模式创新畅通农村快递物流》(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为进一步畅通农村快递物流末梢,河北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出电商快递协同、客货邮融合、邮快合作等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当前,农村已成为邮政快递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快递进村成为打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全国快递进村覆盖率已攀升至95.22%。国家邮政局近日召开会议作出部署,要强化农村快递服务保障,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布局,鼓励末端合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锚定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定位,快递业务规模跃居全国第四,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河北省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20.3亿件,同比增长68.6%,农村快递业务量对全省快递业务量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36%。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达12.2亿件,同比增长52.4%。
报告指出,不断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网络激发了农村消费潜力,为快递业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县域快递物流发展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融合不足、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河北,快递业赋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90%以上的县级邮件快件处理场所,还没有与仓储、冷链、电商等关联产业形成有效衔接,对于一些偏远农村,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慢等制约发展的瓶颈还需进一步打通。
为此,河北一些地方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探索出电商快递协同、客货邮融合、邮快合作等多种快递业发展新模式,为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邯郸大名县积极推进电商、快递各类要素整合,走出一条“直播电商×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新模式;邢台威县整合升级乡镇客运站、邮政所、快递点,依托完善的邮政村级服务站点网络,设置522个村级客货邮服务点,将触角延伸至每个乡村,构建起客货邮一体化服务网络体系;秦皇岛青龙县设立邮政业安全发展服务中心,凝聚县乡村三级工作力量,整合政府、邮政、快递企业三方资源优势,在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奖补、用地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研究系列支持措施,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近日,河北在推广这些模式的基础上,还推动建设“多种模式共享并行、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多元化配套跟进保障”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旨在提升寄递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更好保障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报告登载于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智库读中国专刊第87期。

监 制: 张倩 徐珊珊
执 笔: 刘桃熊 徐珊珊
编 辑: 张倩
一 读: 黎轲
视 觉: 刘冰
审 签: 金雷 张长安 盛勤
《经济分析报告》是新华社经济智库核心品牌,提供中央政策权威解读、宏观和行业经济分析、地方案例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全年约50期,以文本形式寄送。
订阅电话:010-63073993
电子邮箱:zhanlvezixun@xinhua.org
编辑:徐珊珊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