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海口12月31日电(分析师李生东 陈运刚)2024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油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海南省山柚(油茶)产业技术联盟交流会和现场会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澄迈县举行,来自中国热区油茶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行业组织、企业代表等120余人汇集一堂,聚焦热带油茶科研进展、产业发展成果、面临的瓶颈和困难,充分交流与观摩,积极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长期居高。而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食用油,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缓解我国食用油依赖进口、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2008年开始,各级政府先后出台支持油茶发展的重大政策。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油茶产业规模持续增强,产业架构初步完善。2021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6800万亩,产量90万吨左右,总产值近2000亿元,有效带动17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一、我国各地的油茶科研成果丰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袁德义:经过多年研究,我院已实现“一张图谱、三项技术、十大品种”。“一张图谱”:破译了油茶二倍体和四倍体全基因组,探明了油茶组各物种的“前世今生”。油茶基因组精细图谱构建,使得油茶进入分子育种时代,育种不再是盲人摸象。在解析油茶基因组的基础上,率先创建了“油茶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技术”,为主推油茶品种构建了DNA指纹图谱,办理了各品种独一无二的“分子身份证”,让假苗无处遁形。“三项技术”:初步建立了油茶远缘杂交育种、体细胞杂交育种和倍性育种技术体系。“十大品种”:培育出10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油茶新品种。其中选育出大果、丰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的3个良种“华硕”“华金”和“华鑫”(2009年),亩产茶油达50公斤以上(全国平均亩产9.22公斤),被誉为“油茶中的超级稻”;通过17年远缘杂交,培育出“德油2号”“德油3号”“德油4号”3个果大、皮薄、含油率高的“新一代油茶”新品种,亩产茶油达75公斤以上,获国家新品种权(2021年);选育出大果、丰产、抗病的“海油1号”“海油2号”“海油3号”“海油4号”等4个海南油茶良种在海南进行推广(2016年),盛产期亩产茶油达50公斤以上。
湖南省林科院副院长、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永忠:湖南是中国油茶产业大省,“湖南茶油”品牌经验可供各地借鉴。湖南油茶的科技创新,主要有理论与育种创新,包括破译油茶全基因组密码、创新油茶源库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应用理论研究创制油茶新种质、培育油茶新品种和良种、油茶良种推广应用;还有高效培育技术创新,比如湘林良种生态高效培育示范基地、建立油茶良种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油茶苗木和品种分子鉴别、轻简生态高效栽培技术、油茶良种亲和性及品种配置技术、油茶有害生物防控、油茶生态高效复合经营和低产林改造技术等等;更有采收加工技术创新,采摘机械加工机装备研发、茶油绿色提取技术与副产物开发利用;最后就是油茶气象服务创新,用技术手段划分湖南省油茶气候区,为油茶生产提供准确的天气情况。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黄东益:海南大学“热带油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团队”在良种培育、高产栽培、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表多篇SCI论文,认定多个新品种,制定技术标准,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通过体系建设,海南油茶研究水平有望达到国际先进,油茶产业将成为海南第四大经济作物,为当地百姓带来财富,支撑国家食用油安全。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锦林:我们积极探索油茶产业规范化、现代化,在油茶育种思路上,采取多维度(抗病抗旱,抗虫)、多物种。在载培思路上,通过抚育简易化、品种多样化、小型机械化等模式,通过油茶“农庄模式”经营,为油茶产业模式带来新型现代化经营模式。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许杰:我们在贵州选育了多个油茶良种,如草海1号短柱油茶、黎平8号(小果油茶)、盘江油1号(普通油茶)、草海4号(西南红山茶),营建了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5个、337亩,收集种质资源675份,构建了贵州油茶种质资源数据库,为油茶新资源的发掘、创制与利用提供资源基础。
二、我国油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困难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秘书长刘倩:我国油茶由于区域优势品种缺乏、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滞后、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不够等问题突出,种植业综合效益体现不出来,与其他高效作物相比,种植油茶单位面积的比较效益不突出,不足以吸引农民、企业和资本进入油茶种植业,严重制约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袁德义:我国现有油茶林中有近60%为低产林,亩产茶油≤10公斤/亩。传统油茶因为秋冬季开花,受天气影响,导致“千花一果”,座果率低、产量低。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良苗直接关系油茶产量高低。我国亟待创制出油茶春天开花的新种质,致力改变以往油茶秋冬季开花不利于花期传粉的缺点,同时避开油茶“抱子怀胎”不易机械化采摘的缺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油茶研究中心主任贾效成:海南油茶产业面临种质资源收集不足、种质创新评价不够、品种培育依赖无性系筛选等挑战,须通过持续收集种质资源、开展种间杂交育种来应对。缺乏高产示范和低产林改造基地,高产栽培理论不足,种苗繁育与需求脱节。在茶油加工方面,产品单一、品牌多而不强、价格高、销售渠道少,须通过开发新产品、公平竞争、提高产量、适度加工来解决。
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戴俊:油茶高质量发展在琼海遇到“三个不足”:1.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示范效益需进一步提升,新造良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存在不足,茶油加工的效益有待提高。2.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原因在于受众群体不广和主推技术在实施中存在分歧。3.扶持政策缺乏吸引力,受地方财政压力影响,琼海油茶产业补贴资金严重不足。
海南海胶乐香油茶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仕海:海南海胶投资油茶产业遇到的困境:一是土地成本高,加重了企业负担。二是油茶投入周期长,不利于持续发展。三是投产比不稳定,导致油茶产量普遍不高。四是难以获得林权证,影响企业资本运作”。
三、建言献策助力我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袁德义:实现“种子革命”。创新培育油茶新品种,育种目标:春季开花、果大皮薄、旱果丰产、油脂优异、抗病性强。解决传统油茶秋冬季开花、座果率低、产量低的难题。推广促进油茶果实一致成熟自动脱落技术,提高油茶品质和采果效率。
海南琼海市山柚产业协会会长符芳之:共同打造“中国油茶”民族品牌。中国油茶不仅食用更有药用,我们开发的茶油口服液,光明透亮,直接饮用,唇齿浓香,长期食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三高”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促进胃肠消化、提高免疫力、营养大脑、修复细胞、预防癌症。也能增加小孩食欲、强化骨骼生长、让老人养颜长寿、孕产妇调理气血、病人快速恢复体力等。
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何见颖:积极打造“三高”即高科技、高品质、高收益的油茶庄园模式。大三湘经过十几年实践探索,打造了10000亩、3000亩和300亩三种规模的油茶种植庄园,庄园模式提高了农民积极性,解决了茶山管理难、资金投入难、茶油原料供应难等问题,创新出“三一+三通”,推进油茶农服专业化,提高了油茶生产力,推动了油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油茶专委会主任、海南省山柚(油茶)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海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赖杭桂:大力打造“海南山柚油”油茶品牌。我们在海南四年深入研究表明,海南岛油茶资源主要分为十倍体和八倍体两种,其中十倍体油茶为海南岛原生油茶资源,在岛上分布极为广泛,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和更好品质。“海南山柚油”色泽金黄、澄清透明,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油酸及亚油酸含量高于橄榄油,油中的维生素E、角鲨烯以及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抗氧化能力更强,具有极高的营养健康价值,因此海南宜大力发展十倍体区域性原生油茶,共同打造“海南山柚油”——十倍油茶品牌。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云永欢:普及油茶真实性鉴别技术。“海南山柚油”与国内其他主产区茶油有12种元素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三个地区的“海南山柚油”有13种元素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为普及油茶真实性鉴别技术提供基础,我们将持续跟进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海南山柚油”二元掺伪检测研究。我们还对不同加工方式对“海南山柚油”品质及风味的研究,得出高温超临界CO2萃取法(HT-SCE)更适用于“海南山柚油”的制取。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夏腾飞:建议保护和打造“海南山柚油”油茶品牌。一是根据海南油茶特异标志物,开发海南油茶种仁鉴定方法,为“海南山柚油”鉴定提供科学参考。二是分析海南传统油茶热榨工艺,找到“海南山柚油”风味型成原因,为优化“海南山柚油”加工工艺、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海南省农科院热带园艺研究所副所长郑道君:加强人工授粉提高产量。我们针对油茶品种搭配不合理的林分,通过“蜜蜂异地采粉+无人机液体喷粉”技术;针对品种搭配合理的林分,采用引蜂授粉技术辅以无人机液体喷粉技术。这些技术有效解决了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搭配不合理或花期不遇的问题,也可通过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择机快速喷施贮备花粉解决授粉不充分问题,将海南油茶挂果量提升3倍以上,初步实现了从“千花一果”到“千果挂枝”。
12月26日上午,与会人员在海南省澄迈县现场观摩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和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利用无人机“精准高效授粉技术助力海南油茶产业体质升级”技术,大大增强了大家对我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