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金融机构财报解读】桂林银行:深耕乡村金融实现资产“三连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新华财经 2024-05-24 09:40

新华财经北京5月24日电(分析师刁倩)4月29日,桂林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成为广西首家迈入中型银行之列的城商行。近年来,桂林银行深耕乡村金融大发展,构建了乡村振兴“金融+”生态圈,同时精准发力绿色金融,获评气候友好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四年时间资产实现“三连跳”,为广西首家迈入中型银行之列城商行

报告显示,桂林银行实现四年跨越三个“千亿级”台阶,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成为广西首家迈入中型银行之列的城商行、首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本土银行、唯一获评双“AAA”主题最高信用评级的城商行,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城商行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显示,2019年末桂林银行资产规模不到3000亿元,2020年3月突破了3000亿元,2021年12月突破4000亿元,而截至2023年末,资产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位列“全球银行1000强”第276位,较2019年上升116位。

近年来,桂林银行坚持立足广西农业大区的实际,注重特色化经营,在巩固拓展城市经营主阵地的同时,稳步开拓乡村金融新蓝海,推动信贷资源和基础服务向县域、乡村拓展延伸,实现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二、深耕乡村金融大发展,构建乡村振兴“金融+”生态圈

报告显示,桂林银行以“渠道进村、人员下村、资金入村、产业旺村、产品出村、治理兴村”为六大抓手,探索形成了一套兼顾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的“1+6”乡村金融经验做法,构建起了要素集成、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乡村振兴“金融+”生态圈。

截至2024年3月31日,桂林银行已在广西12个地级市设立分支机构,分支行172家(其中县域支行86家)、社区/小微支行671家(其中乡镇社区/小微支行500家)、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近7000家,成为服务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广西已设机构的地区,金融服务覆盖100%的县域、66%的乡镇和57%的行政村。

在今年2月份,银河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桂林银行通过设立近7000家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汇集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个网络能够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数据和信息,这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国务院参事、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汤敏也指出,桂林银行创造的非金融服务反哺金融服务是一个亮点。在乡镇、行政村,这些代理金融服务的站长们是乡亲们眼中成功且热心、有信誉的人。通过这个服务站,站长们不仅做金融的服务,还可以通过桂林银行的渠道,开展很多非金融服务,这些非金融服务,也是乡村振兴事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桂林银行从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农村“熟人社会”的实际出发,把发展乡村金融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力量,降低了涉农主体小额贷款的门槛和融资成本,有效提高了农民融资可得性、持续性、便利性,初步为解决金融服务乡村的难题提供了“桂银答案”,是金融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三、社会效益有成效,获评气候友好型银行业金融机构

精准发力绿色金融,获评气候友好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桂林银行通过探索“生态广西、绿色乡村”绿色金融特色发展模式,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5月1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发布 “2023年气候友好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名单,桂林银行成为广西唯一上榜的金融机构,获评A级,评价等级有效期为三年。

2023年,桂林银行率先落地广西首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业务,灵活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绿色金融债券等低成本资金,为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及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创新开发“绿色生态贷”金融产品,联合同业成功落地广西首个ESG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项目。2024年5月,桂林银行落地全国首笔生物多样性保护+ESG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该笔业务支持的企业是一家具有罗汉果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独特的“罗汉果渣喂养生态牛+生态牛有机肥种植罗汉果及发展水果蔬菜”生态循环产业链,可实现罗汉果深加工全流程的体内循环。资金主要用于其产业链延升,以及低碳转型升级。

截至2023年末,桂林银行投向乡村振兴领域的绿色贷款余额178.55亿元,占绿色贷款余额的51.53%。

桂林银行:深耕乡村金融实现资产“三连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pdf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