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16日电(记者杜康)进入202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多挑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政策风向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仍坚持从多方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15日,“2025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在沪举办。上海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
“构建可持续金融体系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打造中国可持续金融体系的重要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位、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打造中国可持续金融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提升中国可持续金融的创新发展力、带动引导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交大高金创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
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上海普惠贷款呈现“量增面扩”的态势。根据上海金融监管局的统计,截至2024年末,上海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贷款户数同比增长超过20%,辖内中资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8%,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绿色金融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末,上海全部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2024年1月,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今年4月30日,该平台累计接入银行融资租赁基金等金融机构54家,上架73个金融产品。
“根据工信部评估,上海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指标已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在沪机构和本市相关部门落实好新一轮的信贷奖补政策,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覆盖面持续扩大,引导在沪银行机构用好用足政策,敢贷愿贷。未来,上海也将支持金融资源进一步投向绿色低碳领域,鼓励更多产品与服务创新。”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表示。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张健介绍,践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新引擎。“以绿色金融为例,到2024年末,我国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速22%,比一般贷款增速高了14.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末,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626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对我们来说,社会责任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更是‘加分题’。”
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责任投资大有可为的蓝海。在资源环境约束和数字化变革等多重背景下,构建适应中国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在论坛期间发布最新著作《读懂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贝多广表示,乡村是一个特殊的有限竞争市场,市场失灵现象如何克服,这是全世界都关心和一直在研究的难题。如何更好促进社会公益资本、善心资本与商业资本携手,是当前国际前沿探讨较多的方向。
2025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