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外企业家共话创新驱动下的全球竞争力

新华财经 2025-11-04 14:28

新华财经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沈寅飞)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中外企业家对话会3日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重塑增长引擎:创新驱动下的全球竞争力”。与会人士围绕“创新驱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创新开拓全球市场机遇”等内容分享洞见、交流经验,为推动创新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表示,企业是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环,要以创新重塑增长动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争取主动、把握未来。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健全完善激励约束体系,全力营造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国资央企愿与全球伙伴继续携手同行,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共同书写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共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尔格·布伦德表示,中国企业在塑造全球创新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技术革命重塑产业格局,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低碳转型迈入快车道。要携手夯实信任、创新与可持续性三大基石,为未来繁荣奠定坚实基础。要把握人工智能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巨大潜能,推进绿色与数字的“双重转型”,培育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的创新体系。

中国华能副总经理李启钊认为,ESG理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符共通,中国华能将ESG有机融入公司发展,以绿色转型引领行业变革,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民生工程共促发展和谐,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中国华能愿与国内外各方一道,加强务实交流合作,加快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保障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安全,携手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华为高级副总裁杨友桂说,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是当前世界三个确定性的方向。企业只有ESG理念真正融入战略、流程、组织上,并且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真正落地,才能构建自己的竞争力,造福人类社会。持续研发投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底气。华为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公司收入20%。正是因为在产品研发和基础研究上的持续投入,华为才能“活下来”并持续发展。

西门子能源大中华区西门子歌美飒执行董事马优认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将ESG原则融入核心战略,才能构建更加绿色的生态系统。技术与创新是加速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要大规模扩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扩大电网规模,使其更加智能和具备韧性,在难减排的行业提升能效并推动电气化。

中国化学工程总经理邓兆敬说,中国化学工程以管理创新应对市场准入问题,以科技创新应对技术标准要求,成功地将中国技术、标准、装备和项目管理经验、产业发展经验推广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助力当地化学工业体系建设和人民福祉提升。中外企业应持续探索合作机遇,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以更好地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共建升级,真正将全球产业链打造成为“世界共赢链”。

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亚洲高级副总裁纳塞尔认为,在应对能源安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外企业的合作变得前所未有的关键,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联合创新不仅是共同开发技术,更是共同创造未来。联合创新模式成功的要素包括政府清晰的战略发展规划,国际合作伙伴共同的战略愿景、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力,清晰的治理与高效的沟通,有效的知识产权框架与分配机制,以及聚焦产业化的创新。

法国电力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万丽荷介绍,法国电力集团在第三方市场合作过程中,与中国伙伴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中外企业可建立区域供应链协作网络,推动标准化与数据共享,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集群或生态系统。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说,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供应链成本结构发生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了所有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跨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跟当地市场的关系,更加关注当地产业增长、税收增加,以及劳动力市场培育等问题。目前全球供应链正在进行深度调整,但脱离中国的供应链是不经济的,只有开放合作的供应链,才能带来共赢局面。中外企业可以在更多第三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共同为推动世界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